• 5

中國比1990年日本更艱難

但中國是最會攪爛一池春水的...
鄰國要獨善其身有難度
엉터리 많다
習總加速師果然不是叫假的!

p.s. 啊天天拿著飛彈槍炮的對準我國, 還是有一堆人嚮往
萊豬跟地溝油比起來我還是寧可吃萊豬
碎拍低街
chargechen

好市多一堆美國牛 搞不懂為啥豬肉就不行

2023-08-15 15:57
跟隨者 , 永跟隨 !!

吃晚餐的鄰桌 , 是一位年約 60 歲的男士 , 帶著莫約少他 25 歲的年輕妻子跟才約 5 歲的小男生來用餐.
言談中還知道他還有兩個已經成年就業的小孩.

期間小男孩吵著要養秋田犬 , 父親拗不過他 , 只好答應他明天去看小狗 , 但是也強調小孩並沒有錢買狗 ..
但是年幼的兒子立馬很高調的回應 , 我沒有錢 , 但是你有呀 !! , 我就是要向你借 , 反正又不必還.
這樣的發展 , 真的就是真實版的 , 養虎為患.

長久以來 , 我就察覺一個現象 , 那就是常常會看到有人會犯一個錯誤 ..

那就是 , 會高估自己實際的能力 , 去做一些自己能力所不及無法掌控或是會引來紛爭的事情.
很多事情的運作 , 其實 錢 , 反而是一種導引負向情緒的存在 , 理想的人生應該要能精細靈巧的支配金錢 , 而不是為其所捆綁或是有想要去争奪的欲念.

如果只是因為自己已經擁有可觀的財富 , 就輕忽了結識伴侶 , 甚或是老來得子 , 所要再付出的附加的代價 , 以及對其原有家庭成員所帶來的影響以及難以斷絕的爭執 , 實為不智.

之前就聽過兩個業務在聊天 , 他們往來的客戶就有一位老闆 , 娶了顏值高的嫩妻 , 兩者差距懸殊的外在條件 , 就讓周遭的人會傳言 , 妻子的貞潔很難保全 , 話題不斷 , 綠帽的傳聞滿天飛.

美國也是有 80 幾歲的老翁 , 娶了 20 多歲的小女生 , 過世後家人為了遺產的分配官司不斷 , 不得安寧.
看到網路流傳的一段 香港首富 李嘉誠與小孩用餐的影片 , 其中有一個管家上菜後首富的回應 , 其謙遜禮貌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其實這才是真正睿智的展現 , 因為人本來就應該謙和的對待每一個人 , 人際的互動本來就不應該因為彼此財富的多寡而有所差異.

像是剛看了一長篇有關於全球基金管理規模最大的 黑石集團創辦人創業的故事.

其運作的模式 , 基本上就是低費用 , 穩定 , 保本的基金管理公司 , 行事低調穩健.
但是我卻憶起之前 台灣的電視節目 , 所謂的專業卻把這家公司形容為可以翻天覆地的巨獸 , 與真實的情況相去甚遠.

今天看到 比爾蓋茲的慈善基金會 , 購買透過衛星的資訊 , 運算出未來氣候的變化趨勢 , 然後透過簡訊通知非洲的農民 , 好讓他們可以選擇最適合的農作物播種.

他們長久以來就堅持不直接資助窮困族群 , 而是致力於改善他們的環境或是研發疫苗來緩解他們生活上的威脅 , 像是疫苗的普及 , 就讓原本害怕小孩容易么折而多生的貧戶 , 減少生養小孩的數量 , 進而有效的改善他們的財務狀況 , 其做法值得敬重.

看到有股市小白 , 因為 父親買了當紅的 AI 股大漲 , 就跟著買股價已經漲了 5 倍 , 接近天價的飆股 , 買了後股價就立馬崩跌 , 損失慘重.

也聽到公益團體 , 透過桌遊 , 教導長輩瞭解基本的理財知識 , 避免被詐騙受害.
這兩個例子 , 就應該啟發我們去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 不分年齡與階層 , 只要用心讓自己的腦袋更充實 , 思緒更靈敏 , 日子就會過的更加美好.

跟隨者往往是被不真實未來所鼓惑 , 總是認為會有更盲從的人 , 會來買價格更為誇張的股票 , 讓他有機會賺大錢 ..

而新創者則是永遠只投資有價值的標地 , 長期且耐心的持有 , 一但出現足夠的盈利 , 才會賣出持股.
之前有看過一部電影 , 描述頂尖學府的學習風氣 , 就是不斷的強調創新的重要性.

其實從格局本身的角度來看 , 學習最重要目的 , 就是要能有融匯現有的知識 , 參酌現況的發展 , 進而開創出新局 , 如果只是想跟隨 , 湊湊熱鬧 , 趕流行 , 實非上選.

最近常常看到有人反應 , 現在的電商很難經營 , 也賺不到錢 ..

但是我自己的業務反而是充滿樂趣與期待.

原因也在於創新與跟隨的差別.

早上看到 美國副總統接受電視專訪 , 她就特別提到 , 她每天早上所會憂心的是 , 美國的民主制度與運作 , 能否持續的引領全世界 , 成為全球的標竿 ?

最近美中敵對狀況不斷的拉高層級 , 但是卻沒有看到海外的華人把資金匯回中國 , 或是舉家遷回對岸 , 為祖國效力 ..

反而是大量的知識份子跟資金 ,加速的逃離中國 ..

兩大國對抗的勝負已現 !!
ERICSUNG

西方的民主與經濟制度輸出害拉美,非洲,中東的多少國家陷入貧困動亂,現在亞非拉國家漸漸開始覺醒。

2023-08-15 21:45
dohan8850

寫這麼多,可惜偏差的資訊得不到正確結果

2023-08-15 23:05
雖然大多數認為廣場協議是美國政府挖的坑
最後把日本坑死了
但是其實從以前到現在
一直有不同的觀點存在
尤其是近年的一些研究
當時日本想要擴展海外市場
尤其是前往像是東南亞
需要資金購買力
如果廣場協議真的是個坑
那麼當年簽署的德國
經濟力為什麼現在是歐盟第一
而日本的經濟換個維度看
只不過是相對成長的緩慢

中國現在的處境就是類似中等收入陷阱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所謂的六億人收入不到一千這個問題
所以可能連中等收入陷阱都算不上
很多國家的崛起都會面臨這種不上不下的日子
過去日本崛起韓國崛起甚至台灣經濟崛起
都讓該國人民有過囂張跋扈的日子
我從小因為家庭因素
比較常往返國內外
就見過一些正在風口上的某國人揮霍的樣子
台灣人也是一樣
所謂的經濟起飛年代
台灣人也是揮霍
後來在兩千年前後也開始經濟卡關
台商西進只是其中一個問題而已
前些年中國人也是大肆揮霍
現在外資撤離也只是一個坎而已
只能看最後怎樣出坑或是就此躺平了

東南亞的經濟本來預期會崛起
但是目前看來也沒那麼理想
尤其是近來關注度很高的越南
一些認識的人轉移產線到東南亞
目前不是很順利
真的賺到的都是很久以前就在東南亞佈置好的

要說中國到底是不是個巨大的市場
這就像是以前的一個故事
兩個賣鞋的人到非洲看到當地的人都沒穿鞋
一個認為這邊沒機會
一個認為商機無限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達克瓦 wrote:
沒關係!
我不吃豬肉….
我都吃牛肉…..

美牛也萊啊
比萊豬更早來耶
tagodbless

房仲當然愛炒房馬的善意啊

2023-08-15 23:20
tagodbless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6829392#88043746

2023-08-15 23:20
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說是政策錯誤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Z3300 wrote:
很不錯的中國房地產市...(恕刪)


多念點書吧!
Z3300 wrote:
如果70年代是台灣錢淹腳目

現在就是台灣錢淹腳目2.0


台灣人的資產,有太多在房地產

這不是個好現像

因為那怕房貸還的起,都是紙上富貴

房價漲兩倍、房價打7折, 不同的條件,感受是完全不一樣

EX: 房子20年,房價漲了三倍,問題是賣了,在附近我也買不起一樣大的(房價漲太高了)

但是我並沒有房子造成的『心理負擔』。但如果是房價打7折

你的心理壓力就不是一般大了

以前,五百萬,能買50坪,現在500萬只能買 20坪,建商自己心理有數,

如果一樣蓋50坪,一千多萬,沒幾人能買了,

新鮮人的起薪20年沒什麼太大的變化,自然能負擔的首購就是這麼多
maxwu123

這很正常,因為都是地主 資本家賺走 領薪水的只是打工族

2023-08-15 16:55
Z3300
Z3300 樓主

很明顯,你不太懂理財,我說真的!

2023-08-15 19:21
Eigen wrote:
台灣人的資產,有太多在房地產
這不是個好現像
因為那怕房貸還的起,都是紙上富貴

房子、土地、股票、現金、商品

哪個更像紙上富貴

這問題值得好好思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