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美國買1000萬台幣房產,能付出每年10萬房產稅

lycer wrote:
房蟲牽猴仔都能收實價6...(恕刪)


買賣行為是交易稅(消費稅)
買賣差價是資本利得(所得稅)
房地稅是持有資產稅

交易與持有
兩者都可以實價課稅
臺灣的房仲業可以多達四千間店面
就可以知道這政府是吃史的


ASF9999 wrote:
美國人買房的原因主要...(恕刪)
ASF9999 wrote:
買賣行為是交易稅(消費稅)
買賣差價是資本利得(所得稅)
房地稅是持有資產稅

交易與持有
兩者都可以實價課稅


國民黨當年徵稅徵到把江山給弄丟了,嚇懵了,民生必需的,必定是輕傜薄賦的觀念改不了。民進黨繼承這觀念,也不敢動。

光提一下股票買賣價差來徵個證所稅,這跟民生必需品還無關,就鬧到兩位財政部長下台。
這稅金應該會直接轉嫁到租金上
屆時不只房東會不爽, 房客也會不爽
ASF9999 wrote:
等到實價課稅的那一天
我繳不出每年好幾百萬
只好跟著大家拋售賣屋


你若都把房賣給人家,就只能租屋了。可是新房東又把稅的成本灌回來給你,你逃都逃不掉。

這樣好了,你房送給我。實價登錄 0 元,以後我就便宜租你,好不好,雙贏。
你知道台灣的房屋稅跟土地稅每年繳的比一台車的稅金還少嗎

台灣的房屋土地稅只有在要買賣的那一次課很重

平常持有每年都不痛不癢

台灣的土地公告現值很便宜,便宜到根本買不到

如果台灣的土地跟房屋是用市場買賣現值來課稅,有很多人大概都不想要買來屯了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ASF9999 wrote:
有本事買一個億房產
就應該每年付出100萬房產稅


有本事用 1 億買房的人,正常不逃漏稅的,現在每年要繳的其他稅,應該就比你說的多好幾倍到幾十倍。多這 100 萬好像小意思。那他為什麼要降價賣房 ?
ASF9999 wrote:
買賣行為是交易稅(消費稅)
買賣差價是資本利得(所得稅)
房地稅是持有資產稅

交易與持有
兩者都可以實價課稅


可是美國對房產增殖的稅率比我們房地合一稅的稅率低。這部分要一起同步嗎 ?
ASF9999 wrote:
現在給大家實價登錄了
便是為了將來
你的房屋稅
就是你購買房屋價格來課徵


實價登錄當初是為了課交易所得稅,現在叫房地合一稅,你不要移花接木了。

課這種交易稅並不違背本國輕傜薄賦的基本指導原則。
黑羽斷翼 wrote:
如果用購買價來實價課稅對很多人而言都不痛啊
真的..痛的只會是租客...
舉個例我舊家那40年前買40萬的房..現在值1600(隔壁剛賣)
當地的租金目前約3萬一個月..投報率之低啊...2%左右而已...連貸款都付不太出來
我家目前租人2萬2..20年前租到現在沒漲..
OK..就算真的漲成
他付1%才4000..現在買的人付1%是16萬
所以現在3萬的行情租人..新屋主還要倒貼錢
那新屋主只能加租..3萬可能就要跳4萬5才能打平
一年54萬..付32萬的利息..16萬的稅..剩6萬..還有所得稅和土地稅..
這時..你認為...我家租人2萬2..隔壁租人是4萬5...
你猜...我家會不會漲好漲滿??

你的假設條件是房地稅漲到實價的1%, 房價都不會跌
但實際上是漲到1%房價很難不跌, 尤其是大坪數高總價的房一定暴跌
到時候唯一堅挺的大約是房價所得比5倍左右, 總價500~1000萬上下的房子
因為租金也不會漲太多, 而想買的人覽趴捏著還是買得下去
而老屋價格會相對堅挺, 因為老屋便宜, 很多人會寧可買老屋來改建, 往後每年少繳的稅拿來裝潢都划算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