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2015年沒買房的這些人,房價如果再次跌到2015年的水準時,有多少人會買呢?應該大多數還是不會買啦,所以為了一些一開始不想上車的掉頭回去的意義到底在哪?要陪葬一堆人,然後換回這些人冷回沒錢買,不就好好笑
放眼全球主要國家,台灣房屋的持有成本是最低了。連課稅都還是用公告地價,最瞎的就是這個。房貸利率是低到爆炸,央行是最大的主因。主計處擺爛,我們的通膨率的數字都是極有問題,你看之前都還說蚵仔麵線是$20一碗。少了主計處背書,央行也跟著擺爛,反正央行的任務是大賺匯差的錢,你們去查一查每年上繳國庫有多少錢就知道了。
我是雪莉 wrote:囤房稅實施真的有打房...(恕刪) 囤房稅對大建商,無效,因為前幾年賺很大,還可以撐三、五年沒問題 但是對這二、三年才跟風進場的小建商,很傷,非常傷,還沒賺到錢就要先繳稅 去年量縮,今年更量縮,新房子賣出去的不到三成 預計明年底前就會有小建商跑路,台中地區最可能 有圖為證
我是雪莉 wrote:囤房稅2.0對滿手餘屋建商的影響 我也覺得是打到建商。如果建商開始拋新成屋的話房價應該能降一波,但每次預期降價結果都是一點點甚至只有送家電...有感的降價通常是非預期的,像 SARS 之類的。希望明年立法院跟行政院能換掉咯,不然選前打房選後炒房已經不知道幾次了。
bill_lee_0101 wrote:聽說出租就不必繳囤房稅,聽說有建商打算跨足租屋業務 很多重劃區的一樓店面,都是建商或地主持有,所以都是以出租的方式,便宜租給特定商家開店營業,如星巴克、85度C、7 - 11、全家、萊爾富,一來可以免徵囤房稅,二來可以幫建案推銷,建立商圈、生活圈的活廣告。這比上電視或發傳單的效率還要好也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