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吧,是每"戶" 加總資產,又非每"人"。假設一家人住800萬房子,雙薪家庭,加保險,加金融商品,加一點存款,兩台車,孩子們出社會後,在外租房領薪,戶口也是登記在原戶計算。加一加差不多啦。事實上感覺還嫌少哩,如果住天龍國的話。高所得拉高平均,但同時別忘了,台灣一堆攤販 小吃 夜市 回收業 專職網拍 五金行,這類餐飲業 服務業,賺滿滿卻從來沒在報稅的,也會拉低平均,導致低估。實際每戶絕對不只1200萬這麼少。
se3p wrote:在台灣有將近八成的房屋自有率連帶房產的話每戶一千萬我覺得是有相當的可信度不過這都沒意義等等就會有人說跟郭台銘的平均還有吃了兩坨狗屎的傻子以及男女平均一顆睪丸最後再來一個“不好意思是我拖累大家了”連酸文都那麼沒創意足以見得在工作上或是在賺錢上的無能為力 有扣房貸嗎?再說連帶房產有1000萬。假設2年前不就只有800萬。這代表什麼?
Kevin567 wrote:有扣房貸嗎?再說連帶房產有1000萬。假設2年前不就只有800萬。這代表什麼? 代表什麼?你說說看啊我和身邊的朋友每個人每戶都有「好幾個1263萬」那些沒有1263萬的輪不到我來替他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