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88756a1517 wrote:https://ww...(恕刪) 居住正義的定義是什麼?大家都想住地段好的地方現實是土地有稀缺性蓋掉一塊少一塊當然是誰有錢能出高價者得啊只想躺平不努力賺錢也想跟別人一樣住好房子這樣正義嗎?房價真的高到完全買不起嗎?你打開591->選地區->價格由低到高你就會發現還是有便宜的房子到底是房價貴到大家都買不起你想買的房子太貴?個人建議如果買不起保時捷不是抱怨保時捷太貴而是認份的去看納智捷吧!
任何透過政策人為干預市場都是剝削的一種差別只在剝削哪個族群來給另一個族群罷了居住正義?有交易就有炒作但不能交易的房子公屋子制你要買嗎?不買?你跟人談什麼居住正義?這樣的房子,要跟政府用成本買還要依照市值付土地租金不得交易繼承,時間到要歸還重蓋...不靠補助.如果還要補助,那就不叫正義了所以你要的是什麼正義?你要的只是不勞而獲罷了還有不得交易的房子,房殼一坪大概12萬三房不含車位大概500萬 地租五坪一般都會區價值500萬租金大概一個月13000....然後信義區39000也就是說住信義區的公宅,你要付500萬買房殼 每月還要付39000的地租...住鄉下地租搞不好一個月1000多就有了 政府保證你有房住但不保證地點,這才叫正義其他都是屁這才是不靠補助符合正義的公屋制....你要買嗎?不買?你跟人談啥屁正義
a1688756a1517 wrote:直轄市第二戶實價屯房稅 最佳方法是:依現有稅率,分20年提高持有稅,(這是早晚的事情,一次升足,不如分段做,影響較輕微)每年固定提升8%,連升20年,讓蛋白降溫。老屋影響較少,因每年會折舊,再提供老屋更新的房屋稅減免,能提高都更率。提高養地成本,空地閒置3年,加徵空地稅,轉移後只多1年緩沖,沒計畫就不要買賣。至少變成停車場。
kixx39 wrote:最佳方法是:依現有稅(恕刪) 用台北看台灣.............我簡單問嘉義布袋獨棟透天, 地坪26.86坪, 建坪45.19坪, 賣價開價498萬, 每坪單價10萬左右不及11萬同區建地61.26坪, 賣價開價398萬, 每坪單價6萬5這2個價格, 也就是我蓋下去, 我的建材成本每坪如果高於4萬, 我都虧本.空地如此多, 你讓我蓋停車場....不蓋放三年, 你要收我空地稅.......你講講你的策略這種案件要怎麼解?這塊空地如果是長輩留下來的遺產, 怎麼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