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名字沒有名字 wrote: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說,買房地點是第一考量,但我們當時住大樓想換房的時候一股惱再也不想花錢買公設不想繳高額管理費所以選距離市區10分鐘的透天,日子也過了6年小孩也要上高中了,當然這段時間都是親自接送小孩上下課⋯
我想問的是,都已經快熬過天天接送的日子了,等小孩再大一點會騎機車,地點,是不是越來越不重要了⋯
這其實沒有絕對答案,因為和地區也有關係
我在台北長大,所有同學親戚朋友都住公寓和大樓
所謂透天大多是蓋在山上價格上億的豪宅...那是錢很多的人才買的了的。
後來工作後到桃園,才知道原來桃園在地人買房,
寧願買離市區遠一點的透天,也不願買市區內的大樓(當時...約10多年前)
所以當時市區大樓是沒人要的~會買市區大樓的幾乎都是台北下來買的。
而這個和桃園就業環境有關,工業型都市就業機會是在市區外圍,
你住在市區反而上下班不方便,而且市區就業機會相對很少。
但台北這種商業型都會區就不一樣了,市區兼具就業及居住教育文化交通等機能,
商業型都會趨人口相對集中且密集很多,所以你要有地蓋透天也是很難的...不然誰不想住透天...
沒有名字沒有名字 wrote: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說,買房地點是第一考量,
但是地點是會跑的。而且永遠追不上。
除非很有耐心的先去未開發區卡位。運好等20年,運不好等上百年。
以前城中"衡陽路",沒落了。
以前商街延平北路,沒落了。
以前的信義軍眷區,開發出來。
鬧區舊了,在既得利益之下,大家不願更新。財團只好投資新地區,大家喜新厭舊自然讓新舊更替。
你想買現在的好地點,不怕以後盛極而衰?
未來的好地點,就靠運氣。未開發前都是荒地比較多。台積電未決定楠梓之前,誰喜歡那附近。
我家50年前買在中和路「公路村公車底站」還走十幾分鐘的點。有夠偏僻,絕對不是好地點。
一間30萬一間50萬的雙層透天。
哪裡知道,現在只離永安捷運300公尺。增值不只70倍。
當時如果買在當時的好地點,譬如八德路台視後面的4樓公寓(後來我買了),現在也大約只增值20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