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William wrote:
年輕世代想藉繼承來擁(恕刪)
現代人平均壽命80幾歲,
年輕人等繼承取得房產?
這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等到了自己都快進棺材了⋯⋯
如果真的要靠等繼承?
那最佳方法就是「縮短等待時間」……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賣舊換新可行嗎?
樓主在工作上(筆者是房地產業者)發現,現在的80世代年輕人多半自覺買不起房,而想透過繼承來擁有房產,但是問題是他們繼承的多半是老舊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安全性、居住性都不理想,在市場上的價格在未來也未必看好,那他們到底怎麼想呢?
一、長居都會區的原生家庭年輕人
1. 不會有以「繼承來擁有房產」這樣的想法
因為若要等待繼承父母的房子,可能得等到6、70歲,太不切實際了,他們寧可請父母贊助,協助他們買房(最多的是支助頭期款)。
2. 確實有機會繼承長輩(多半是祖父輩、少數是父母輩)遣產(房產)的
大半的狀態下,繼承的房產多半很老舊,處理的方式約略如下:
1). 房子座落地 點比較好的:把老房子出租,租金用來充抵買新屋的房貸(或部分)。
2). 把舊房子賣掉,賣掉的錢用來抵付買新屋的房款。
3) . 把舊房子重新拉皮、換管線,重新整修裝潢,供自住或出租。但結構強度的問題無法解決。
4). 繼續住在老房子裡:尤其是經濟能力稍差的低薪族群。
5). 藉都更改建以舊換新:這算是最幸運的族群,但隨著近期改建費用大幅增加,改建後分回坪數會變少,也會使都更改建難度增加(成功率變少)。
6). 將房產賣掉:尤其是產權複雜(繼承人多)的房產繼承,賣掉房產由繼承人依持有比例分配現金。
二、原生家庭在非都會區的年輕人
通常在非都會區的房產因需求不強,甚至乏人繼承,尤其是偏鄉的農地,因為產權分散,耕作效益低下,建請政府協助產權整合,擴大農地耕作,以增進經濟效益,否則,若放任不管,日後無人繼承的土地愈來愈多,將造成土地及房產資源的極大浪費。
OldWilliam wrote:
把大家的意見匯整如下:
賣舊換新可行嗎?
樓主在工作上(筆者是房地產業者)發現,現在的80世代年輕人多半自覺買不起房,而想透過繼承來擁有房產,但是問題是他們繼承的多半是老舊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安全性、居住性都不理想,在市場上的價格在未來也未必看好,那他們到底怎麼想呢?
一、長居都會區的原生家庭年輕人
1. 不會有以「繼承來擁有房產」這樣的想法
因為若要等待繼承父母的房子,可能得等到6、70歲,太不切實際了,他們寧可請父母贊助,協助他們買房(最多的是支助頭期款)。
2. 確實有機會繼承長輩(多半是祖父輩、少數是父母輩)遣產(房產)的
大半的狀態下,繼承的房產多半很老舊,處理的方式約略如下:
1). 房子座落地 點比較好的:把老房子出租,租金用來充抵買新屋的房貸(或部分)。
2). 把舊房子賣掉,賣掉的錢用來抵付買新屋的房款。
3) . 把舊房子重新拉皮、換管線,重新整修裝潢,供自住或出租。但結構強度的問題無法解決。
4). 繼續住在老房子裡:尤其是經濟能力稍差的低薪族群。
5). 藉都更改建以舊換新:這算是最幸運的族群,但隨著近期改建費用大幅增加,改建後分回坪數會變少,也會使都更改建難度增加(成功率變少)。
6). 將房產賣掉:尤其是產權複雜(繼承人多)的房產繼承,賣掉房產由繼承人依持有比例分配現金。
二、原生家庭在非都會區的年輕人
通常在非都會區的房產因需求不強,甚至乏人繼承,尤其是偏鄉的農地,因為產權分散,耕作效益低下,建請政府協助產權整合,擴大農地耕作,以增進經濟效益,否則,若放任不管,日後無人繼承的土地愈來愈多,將造成土地及房產資源的極大浪費。
其實80年代後的年輕人
你有注意過他們的收入和開銷嗎??
他們的娛樂支出.明顯的高於6-70年代的人
6-70年代還有很多人因為家庭的因素
而為了錢在煩惱
那80年代..他們出生時..台灣的經濟已經開始在起飛中
畢竟80年代的出生是在1991年後...那個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沒錯..當時的經濟是歷經了洗牌
旦不可否認的
那個時代後的小孩生活普遍比6-70年代的好
連學費抗議一下就有學貸的出現
有錢沒錢都去借學貸來花的時代
付的起也去借的人太多了
慢慢的養成了現在這狀態
賺的不多是事實
旦娛樂確不能少
錢全花在享樂上
幾年幾十年之後
發現自已無存款
才在那抱怨社會
這社會對不起他們
而不是他們對不起自己
說真的
繼不繼承對我這年齡層的人我感覺不是那麼重要
沒錯,..有就是多的..旦沒有又如何?
最少我身旁在我這年齡層的人
幾乎都自己買房..(幾乎不是百分百)
早買的就已經付完房貸了
晚買的就這幾年買的也很多
旦一定存在一定的比例是買舊的公寓
因為這是我們這年齡層所會認知的現實
我的年齡層..沒學貸..交不出學費麻煩自己去想辦法
沒人理你的..
所以很早我們就在面對社會的現實
家中比較沒辦法的一定需要半工半讀才有辦法升學
所以
硬要把不同的時代拿出來作對比
公平嗎?
畢竟你所謂的買不起房的80年代的年輕人
娛樂開銷的比例有多少人是高過你所謂那些買的起房的6-70年代的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