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125968625照你的說法, 所有學經濟的都要跳樓了. 眼前就有一個例子:中國從1992到2022, 30年間GDP成長到16倍, 你要告訴我中國人口增加了16倍嗎? 人口數只是一個变數, 而且不是重要的变數. 人口的品值比數目更重要. 你須要多念點書.
MICHAELCUB81leper wrote:人口數和房價有關嗎?(恕刪)雖然就人口總數自然增減方面,台灣已開始走向人口負成長,但減少的最大原因是新生兒的減少,也就是兒童人數減少。房地產是財富, 是財富在買房, 不是人在買房, 沒有財富, 就沒有交易的可能. 他的需求叫做無效需求. 在一個"既定的經濟結構"中人口數增加或減少並会不影響房價.未來買房的人口數可能变少了, 只是需求的"單位"变少了. 單位價格還是变貴,, 因為總體財富增加了. 一> 就有一定的比例会流入房地產. 在未來几年, 房價還有得漲.
好笑了 一邊叫少子化一邊又要政府打房,是哪招?既然少子化會影響房地產 那何須政府打房,又為什麼要蓋社宅?你的資料,想法,會比政府私下統計模擬的還準?窮人之所以為窮人很大的原因在於,有錢人寬且遠懂且吸取的資訊正確?窮人通常看的狹隘且容易被誤導為什麼財富總是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這道理要懂不過沒一堆窮人來堆砌 大概富人也割不了什麼韭菜
死三萬人有三萬間?以現在房屋自有率78.6來算吧,有2萬3千人將房留給家人,其他的留什麼?重點是死的時候有沒有房,原本就沒房的一樣要跟這些人買房啊!另外,一個人只能一間房?多幾間房租人不香?不要想太多了!
以超長期來看,不動產可能不再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以絕對金額來看,房價不一定會跌,但是要再上漲,或是上漲的速度要超過平均薪資成長幅度可能越來越困難。也就是說未來以房價跟薪資所得比來看,這幾年就是最高點,年輕人購屋壓力會逐漸降低(是平均壓力會降低,不代表每個人都買得起)。原因很多,人口負成長、通膨到頂、利率開始反轉......都是主要原因。雖然不動產常會被認為抗通膨的最佳選擇,過去3、40年確實是如此,未來的1、2年可能也是,但是那個高點可能就在不遠處。但不動產的最大特性就是"不動",既使不動產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但它的穩定度還是不錯的,對於很有錢卻相對保守的人而言,不動產仍是資產配置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很多投資的風險相對高,能夠少賠或許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