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500萬買,現在都破千了,賣了成為20年前無房狀態也多賺了500萬+20年房租
所以有餘錢還是要投入,獲利豐厚
沒有餘錢就賭一把...大不了沒有房子回到原點,現賭自住房
房價會跌,不過現在不敢賭,跌了你也不敢賭
建議無殼的
找郊區一點或二手老屋,近2年內現金流撐得過去,
賭他一把,就算輸了也只是回到原點,沒甚麼好怕的
建議房價稅以實價課稅,每人可以有一棟低稅(免稅)房(50坪上限),
其餘超過一律課當年市價5%,空屋則課25%
提高非自住房屋持有成本(稅額高於持有成本),房價自然下跌
土地交易稅一律以實價課稅,買賣差額(買時100萬,賣時500萬),差額一律課80%稅額(漲價歸公)
土地稅一樣,一人可以有30坪低稅(免稅),超過部分一律以取得金額實價0.1%,土地空地超過一年一律課5%-10%土地稅(稅率以前一年該地段土地實價平均漲幅+1%來算)
erichuang801 wrote:
疫情剛來時,口袋不夠深,還是要賠的;加上毛胚屋,花1~2千萬裝潢也是要的。
拿大坪數的跌價根本就沒有說服力
林口、板橋、新莊一堆大坪數在跌價
這是為什麼呢
小面積的單價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這些大面積的反而賣的比同地段小面積要高出不少
無非是在預售時,建商打著豪宅的幌子來提高單價
不懂的人就上當了
試想豪宅的標準可嚴格了
地段、建材用料、建商品牌、格局規劃、公設、門禁管理等等都會影響
不是面積大就叫做豪宅
現在的公認的豪宅就那麼幾個
豪宅必須位於台北市幾乎是目前的潛規則
光是這一點就打趴那些偽豪宅了
更何況開版大舉的那個例子,將近1億元
1億元在台北都有很多的選擇了,幹嘛買到新北市
所以那些偽豪宅跌價是很正常的事
不但會跌,還要跌到跟同地段的小面積單價還低,才會止跌
很簡單的邏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