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價註定要跌

台灣的不動產持有成本太低 (低於市價1%),但是增值驚人(近30年平均5%)
20年前500萬買,現在都破千了,賣了成為20年前無房狀態也多賺了500萬+20年房租
所以有餘錢還是要投入,獲利豐厚
沒有餘錢就賭一把...大不了沒有房子回到原點,現賭自住房
房價會跌,不過現在不敢賭,跌了你也不敢賭

建議無殼的
找郊區一點或二手老屋,近2年內現金流撐得過去,
賭他一把,就算輸了也只是回到原點,沒甚麼好怕的


建議房價稅以實價課稅,每人可以有一棟低稅(免稅)房(50坪上限),
其餘超過一律課當年市價5%,空屋則課25%
提高非自住房屋持有成本(稅額高於持有成本),房價自然下跌
土地交易稅一律以實價課稅,買賣差額(買時100萬,賣時500萬),差額一律課80%稅額(漲價歸公)
土地稅一樣,一人可以有30坪低稅(免稅),超過部分一律以取得金額實價0.1%,土地空地超過一年一律課5%-10%土地稅(稅率以前一年該地段土地實價平均漲幅+1%來算)
erichuang801

大叔我22年前買的,1年半前賣出時是漲3倍(賺約2倍);但舊制,還不用付房地合一稅,可退土地增值稅約100萬。但2年前買的,帳面只"賺"15%,若10年後賣房,還要付房地合一稅15%,土地增值稅等。

2022-05-08 11:21
erichuang801 wrote:
疫情剛來時,口袋不夠深,還是要賠的;加上毛胚屋,花1~2千萬裝潢也是要的。


拿大坪數的跌價根本就沒有說服力

林口、板橋、新莊一堆大坪數在跌價

這是為什麼呢

小面積的單價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可是這些大面積的反而賣的比同地段小面積要高出不少

無非是在預售時,建商打著豪宅的幌子來提高單價

不懂的人就上當了

試想豪宅的標準可嚴格了

地段、建材用料、建商品牌、格局規劃、公設、門禁管理等等都會影響

不是面積大就叫做豪宅

現在的公認的豪宅就那麼幾個

豪宅必須位於台北市幾乎是目前的潛規則

光是這一點就打趴那些偽豪宅了

更何況開版大舉的那個例子,將近1億元

1億元在台北都有很多的選擇了,幹嘛買到新北市

所以那些偽豪宅跌價是很正常的事

不但會跌,還要跌到跟同地段的小面積單價還低,才會止跌

很簡單的邏輯
建議反向操作試試看,不要打房,鼓勵大家多多買賣
房產,房價會不會反而平穩一些,記得打房前,房價沒
漲這麼兇過.
lichujen

吃泰國菜有道叫"打拋豬",所以重重的"打",才"拋"得夠高。

2022-05-08 11:00
對有需求的自住客有能力就買吧,否則很少看到價跌的(小坪數或豪宅排除),
通常盤整一下長期來看也就緩步向上,
所有物價都墊高你要怎麼跌?
萬物還是漲 怎麼跌,而且台灣現在是欠工,這永遠解決不了,所以繼續漲。除非台灣也出現2018次級房貸風暴,但這樣也把大家搞死。
綠營政府央行鐵了心幫助炒房,你還以為真的會跟美國一樣大幅升息嗎?
人家昇兩碼我們才升半碼,照樣炒房啦
很多人看到雙b車價都說,早晚要跌..........

一樣的世界租房子看到的跟房東看到的截然不同..........
safakasa

這車子太貴拉要大家怎麼買的起必須要跌[笑到噴淚]

2022-05-08 11:33
豪宅必須位在天龍國神龍五區(中正中山大安松山信義)+1
下跌是必然的,問題是何時開始跌沒人說得準...
erichuang801

含"金"量不夠的物件,會跌得很快。例如:街邊店,蛋殼區的大樓單位。

2022-05-08 11:24

其實是美國印出史上最多的鈔票
全世界200國一起承擔
基本上房價就對照黃金就正確了
以前10公斤黃金的房子
今天差不多還是賣10公斤

但是黃金已經從一錢1200漲到一錢快7000了
黃金、白銀、土地
只有這3樣東西是真正的錢
你沒有這3樣東西
那不好意思
你肯定會覺得物價愈來愈貴
erichuang801

在台灣,純土地才是真正能增值的。

2022-05-08 11:46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