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持著“你沒錢就不要買房," 或是玩不起就不要玩的論點, 對這個議題的討論好像沒什麼幫助.
小弟的看法是, 政府要打擊紅單轉賣套利, 目標很合理. 可是可以套利的事情很多, 針對這一項限制, 立法諸公們可以討論.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 高風險的投資, 就要有降低風險的做法, hedging 的目的就是降低風險. 風險承擔能力較低的自住客, 必須了解遊戲規則, 尋求風險管理的策略. 在美國有 FHA (HUD), 在台灣不知道有沒有類似的政府單位提供自住客的幫助.
worldman7 wrote:
請教版上的高手大大們~
小弟贊成政府打炒房! 支持居住正義!
但小弟有一事未能理解~
如果以後預售屋禁止轉售- 自住客交屋前因各種天災人禍導致貸款失敗
(例如金融海嘯失去工作/做生意失敗/投資失敗/出車禍丟失工作/原公司倒閉/或者任何影響房貸的因素...)
到時候不僅無法轉讓~花了一輩子積蓄購買的預售屋~還需要違約賠償建商鉅額違約金!
在人生最谷底的時候~ 還被關上最後一扇門~被政府一腳踹落深淵....這會出人命嗎??
這新法如果沒有合理的配套,最後投資客全部消失了~ 但是自住客反而中招? 細思極恐.....
以後自住客購買預售屋~ 是不是要另外購買預售屋保險~ 保障自己因為不可抗拒因素產生的違約金賠償....
保險業的另一款新神單~ 預售屋交屋保障險? 自住客自行買單? 壽險業/建商 穩賺...再宰自住客一刀....
那表示你的準備款不夠
買房除了頭期款,還要準備一年的生活應變金
worldman7 wrote:
小弟的意思是~ 受薪階級~如果因為 工作因素~ 最後房貸下不來~ 無法順利交屋
繳出去的頭期款也是過去努路工作很久才存下的~ 這些最後都可能因此損失掉
這樣的打擊也未免太大~ 畢竟廣大的基層勞工佔了大多數
==============
以下轉載自新聞~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665
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發現,39 歲(含)以下的勞工「個人名下」的總存款金額創新低!平均只有 13.3 萬元,略少於去年的 13.6 萬元,以及前年的 17 萬元。
其中,存款達到「一百萬元(含)以上」的勞工,僅占 1.4%;甚至有 19.1% 表示,自己「沒有存款(0 元)」,比例破紀錄,高於去年的 17%、前年的 15.4%。假如青年勞工突然失業,有 28.2% 的人透露,自己「完全無法支撐(0 個月)」。
家戶購房比今年是4%,也就是今年只有4%的家庭買房
考量到不是年年買房
把這個比例放大5倍變成20%
收入要前20%才有辦法買房
家庭年收入20%要可支配所得149.5萬才能達標
開板大你貼這些又是39歲以下,又是什麼存款才才13.3萬的
是想表達什麼
他們根本就不是建商銷售的對象
-----------------------------------------------------------
就像我開一間高檔餐廳
裡面有10張桌子
我的最大利潤就是讓這10張桌子坐滿
所以我要花心思如何讓這10張桌子坐滿
而不是花心思讓人人消費得起
----------------------------------------------------------
回到開板大的主題
遊戲規則已經出來
要進場就要風險自負
就像融資融券
融資買進
結果股市大跌
無力交保證金就是要斷頭
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這時候才來吵我是因為被資遣才無力交保證金等等一堆理由
有意思嗎
worldman7 wrote:
感謝大家多元的想法跟(恕刪)
政府打房就是要緩漲
意思就是叫你們年輕人不要再抱怨
有40年房貸快去貸一貸
政府只能幫到這了
你們再不上車我也沒辦法了
火車頭都叫它減速緩一緩了
你們再忙著抱怨我TMD也沒法了
--
路透:全球房價漲勢不會停!多數人購屋恐更困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