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x wrote:以往是這樣沒錯,因為還在租房子的人會想買房,我們稱作剛性需求,但今年很多本來吃住在家的也突然冒出剛性需求,於是乎兩代不同堂口號也誕生了
那是吃住都靠家裡 當...(恕刪)
拉拉花 wrote:
但我不會找她們的建案,畢竟認識的難殺價,不成交又有人情壓力,所以我有跟她說他們建案我不喜歡,然而她有跟我說今年下半年,看房子的人變很多,重點是年輕人居多,可是有幾點她蠻憂心的,她說年輕人買房幾乎都鎖定在1600萬以下的建案,可以想像未來在我們中南部2000萬以上的房子會較不好脫手,市場價格可能漲不太動,她建議我盡量買1500左右的房子,未來較有增值空間,脫手也較
我覺得可能是網路上面一堆假專家洗腦行銷的成果,網路上面整天一堆房市超熱絡不買來不及、買房增值之類BLAH BLAHBLAH的文章,加上今年物價漲勢太兇了,建商也會跟投資客在那邊唬爛搞飢餓行銷,像我對面三個建案,連大吊車都還沒拆就說完售,現在剛拆鷹架了就聽到投資客打算每坪+7-8萬轉手,連交屋都還沒有就已經在談轉手了...算每坪+7萬好了,總價就多了200多萬至少...這房子也不過蓋一年多,台灣年輕人一年能賺150萬的能有多少...年輕人會覺得自己每年存的都跟不上房價漲幅,早痛晚痛都是痛,越晚痛越跟不上漲幅,就都衝了吧 XD
拉拉花 wrote: 我的鄰居是在做代銷的,雖然我之前也在看房子,但我不會找她們的建案,畢竟認識的難殺價,不成交又有人情壓力,所以我有跟她說他們建案我不喜歡,然而她有跟我說今年下半年,看房子的人變很多,重點是年輕人居多,可是有幾點她蠻憂心的,她說年輕人買房幾乎都鎖定在1600萬以下的建案,可以想像未來在我們中南部2000萬以上的房子會較不好脫手,市場價格可能漲不太動,她建議我盡量買1500左右的房子,未來較有增值空間,脫手也較容易,但我們中部1500應該只能買大樓了,還有一點是年輕人大多會詢問可貸款成數,她會反問客戶自備款有多少,果然一大堆2-3成的,她跟我說其實要抓4成以上自備款才正確不然不要買,還有一點是這些年輕人的買房態度跟以往的買家最不同的是,他們的原因大多是現在不買明年再也買不起了,所以即使剩下的戶數不多,座向不好的,也都能妥協,這點她倒是覺得很奇怪,以往很難賣的戶數,例如路沖,變電箱旁,中間戶等,這都是賣到成屋再丟到房仲市場,現在不用等地基挖完就賣完了,這種種亂象,看在她20多年老房仲的眼裡,她覺得有種集體被催眠的感覺,太瘋狂了,她真的建議買房不要急,這波漲勢不是很正常,未來要漲的動能較不足,要漲也只是緩漲,所以不要怕未來買不起,而是要仔細看慢慢看,真的符合自己跟家人居住的再下手,也許因為預算需妥協,但也不要妥協太多,你現在因為怕買不到房子買路沖或旁邊有嫌惡設施的房子,即使你可以不介意,但它日後會很難脫手,很難脫手的時候就要降價求售,試想你買一間未來可能會貶值的房子,你需要急著買嗎?而且我覺得就是大家急者買房,房價才被推升的這麼快對嗎?
未來會怎麼樣沒有人知道
怕房價一直漲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一間
買了還怕房價一直漲嗎?
就像看到一檔股票
一直漲一直看一直不買
它就是漲翻天
要阻止它繼續漲
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下去
上車了還怕它一直漲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