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y3472 wrote:是「你自己走不出天龍國的悲哀」,何必拖全台灣人民下水呢?你去林口買一間全新的、一樣大的一房一廳,6-700萬就有了,頭期款120-150萬,30年房貸每個月本息2萬元,付完30年,房子是你的!窩在天龍國再繳30年房租!你自己走不出來啊,你走不出你自己設的「困局」,別人無法幫你啊⋯⋯但我也能理解啦,不是你不願離開天龍國,而是你長期待在那邊已經被房東「洗乾了」,沒有頭期款走出自己的困局。 原本還以為你對事情的觀察很細微,看來好像也是【吃米不知米價貴】。你認為每天都有百萬大軍擠入台北市,這些人全都很悲哀嗎?還是【餓死比窮死快】這句老話,如果在自己家鄉可以安居樂業,誰還願意北漂?如果照你說的買在林口,就可以取代台北市的方案,幹嘛租房子在台北市?這句【餓死比窮死快】你到底懂不懂意思?所以照你講的把房子買在林口,然後再買一部車來開,每個月花1萬多的油耗開車進到台北市,然後窩在車站或公園上班是嗎?請搞清楚!這位網友的月租2萬的物件,是住家兼工作室懂嗎?那麼直接租2萬划算?還是把房子買在林口等荒廢,每個月花1萬多的油耗通勤,然後另外再花錢租一個工作室上班?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能走的出天龍國,早就遠走高飛了,幹嘛還要每天擠回來?因為韭菜只能寄生在都會區,一旦遠離肥沃的台北市,就無法生存很快便會枯死掉,簡單講:家大業大會留在家鄉繼承王位,不用北漂啦!明白?!↓
所舉的案例有個特點:是市中心的老公寓,物件本身雖然不佳,但是地點好,所以出售所得高達2500萬!這樣的資金拿到蘆洲租房,當然超爽;不過如果手上持有物件不具有如此高的價值,想搬去的地方也不算便宜,這個算盤就不好打了
再笨都知道要買房阿 說貶值論的車子貶值更嚴重怎麼還這麼多人買車不租車?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多人年輕的時候不會思考只想無壓力生活天天吃美食月月買新衣年年換手機眼光就只看蛋黃區的房子當然覺得房子遙不可及沒錢就住遠一點我以為這是常識結果現在是沒錢靠杯房價太高 奇怪怎麼不去靠杯法拉利藍寶堅尼賣那麼貴?會想的就會從長計議,存一筆頭期買自己買得起的區域30年後 租房的人還再租房靠杯房價 買房的已經還完搞不好還有能力再買第二間至於有些人要說貸款繳不出來怎麼辦的 貸款繳不出來跟房租繳不出來都一樣要滾蛋但租房退租只會退押金 買房貸款繳不出來如果賣掉,扣掉沒繳完的部分至少還能拿回8.9成以前繳的貸款
有些事情是沒有正解的,這點應該大家都同意。同樣的事情,你做跟他做,也許結果完全不同,對吧?結果大家都一直用自己想像的狀況,來假設應該要買房,或者應該要租房?接著企圖說服大家,自己應該是正解? 這樣不對吧。應該是假定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租房)是不是比較適合?以最近30-40年來看,房價在前面的15年,可能漲了10倍。在後面的15年,可能只漲了1倍,你們不能用前面看到的,直接推定未來~不是什麼東西都會持續成長的。你們也沒有想到每個人追求有所不同。就好像一個人堅持買穩定的金融商品,一個人堅持短線做價差,你要說誰對誰錯?短線做價差的賺了很多錢,所以認為自己是正解,他要另一個人跟著買。但他可能沒有想到,另一個人可能因為家庭因素,沒有時間每天盯盤,所以才這樣選擇?以下是我舉例的變因,每一個變因都會影響你到底適合不適合買房目前的薪資多少,有沒有負債,家庭成員有哪些,單薪or雙薪,有沒有結婚生子的打算發生意外時的承受能力。 例如突然失去收入時,你能承受多久? 就好比這次疫情,可能大家都沒做好準備你保險方面的避險做得如何身體的健康程度,存款有多少......太多太多了如果只是亂花錢的人,你要逼他強制存錢,買房繳貸款,對他來說是可能有幫助的但也許有些人喜歡及時享樂,有些人喜歡投資比房地產賺更快的的產品好比大盤這一兩年,大家身邊應該都有賺得滿盆的朋友吧 ?他確實靠這個已經財富自由了,但不代表他的方法一定適合你,對吧。買房也是一樣。對於某些因為各種狀況,可能只求"活下去"的人來說,你一直要他為買房做準備,這不切實際。有人把所有可以動用的錢都拿來栽培子女,給子女最好的資源,你一直要他買房,這也不符合他的價值觀。我覺得與其討論有房,是否正解?不如朝著有錢=正解來去討論。要如何在你後半輩子,保持身上有著大量可動用資金,大量的錢。你們的價值觀其實有點被綁住。好像買了房的人,人生後期他才有地方住,沒人要租他房子。只要沒買房,他後半生一定窮途潦倒。他做其他投資,因為有風險,所以一定會失敗。他身上不可能有馬上買房的資金你們已經假設房地產是唯一成功投資的商品了...
我身邊親人的親身案例就是因為不願離開天龍國也不願去七堵八堵買舊公寓所以就繼續在台北市租房子租了十年下來身上還是沒有樓主說的不買房子多餘下來的錢而且身上原本有100萬頭期款也不見了(慢慢花就花光了)為何不先求有再求好買不起雙北. 可以先買八堵七堵林口將來有能力再往雙北移動萬一沒能力還是有個房子可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