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bondy85530 wrote:
離開台北市是趨勢
趨勢是台北市的就業機會,相當於台中 + 高雄兩市的總和。

趨勢是全台有401萬月底吃土族,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沒辦法在台北市立足。

趨勢是餓死比窮死快,因此韭菜族要擠來都會區當社畜,下班再各自回去外縣市的家。
所以價格驅離是必要的手段,把窮人送到天邊海角吃自己,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

趨勢是:一個人能做完兩個人,甚至一個team的事,絕對不會有多的職缺釋出
中高階主管WFH合理,但還是要跟人實際密集合作,剩下就是
可取代的數位小編性質等工作
終究工作還是要往專業高薪邁進
WFH還是有他先天的限制。
但不變的是住的需求,蛋黃凍漲,蛋白補漲
已經是疫情前的趨勢,但要說蛋白追上蛋黃
?要回歸到自住還是投資性質
現在已買三線城市還能嚐到漲價的甜頭,
只是跟上末班車,時間會把一切打回原形。

Gibondy85530 wrote:
離開台北市是趨勢(恕刪)
沒想到這趨勢可能造成副市長失業

北市人口流失釀「裁員危機」? 3副市長「她」恐失業!?
航向未來 wrote:
疫情大大影響了人們的生活,WFM在家工作,儘量線上購物少出門,減少搭乘大眾運輸
WFM以及線上購物,讓蛋白區房市看漲,蛋黃區店面看跌!
我們來看看疫情肆虐一年多,死亡人數最多的美國,房市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混合式工作令美國大城市房市出現甜甜圈效應
樂居創辦人也有類似的看法
此次疫情對房市的影響多空皆有,未來房市可能會出現「房價上漲」、「持續增稅」、「施工品質不佳」等現象
根據《經濟學人》,過去一年疫情期間,美國漲11%、德國9%,其中英國,經濟面臨300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房價卻上漲達8.5%,另外,從這次疫情衝擊之下,我們在國際間可以看到這波漲幅「蛋殼區」幾乎高過於「蛋黃區」,原因來自於各國封鎖後,遠距工作變多,許多人選擇郊區買房;
由此可見,疫情對房市的影響是多面相的,並非單純的看漲或看跌,因為各種多空的因素互相拉扯,但從目前WFM在家工作,黃金店面歇業招租的情況,我們可以預見的是
蛋白區房市看漲,蛋黃區店面看跌會是這波房市比較特別的現象!
疫情持續了3年多,回頭來看,確實這一波,蛋白的漲幅比蛋黃大!
而且台北市的辦公室平均空置率持續升高!!
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觀察:台北平均空置率到年底將創近5年新高
引述其中
2023年第二季台北主要商圈優質辦公室總淨去化量約-1,280坪,連續兩季呈現負值,主要受到A辦市場拖累。市中心A辦連三季總空置面積上升,A辦平均空置率走高至8.2%,影響A辦租金成長趨緩;本季A辦平均租金為新台幣3,019元/坪,較去年同期增加1.6%。另一方面,近幾個月來B辦租賃需求愈趨穩定,B辦平均空置率下探至22年新低,帶動B辦平均租金溫和升至新台幣1,883元/坪。
整體A辦租賃需求不振,市場上租賃交易以續約案件為主,此外,有意減少辦公室空間的外商租戶數量有增加之趨勢,加上近年來高漲的辦公室復原與裝修費用,將導致未來數月內A辦搬遷需求更顯疲弱。
今年全年台北市中心辦公室市場預計將新增約49,700坪的可租賃面積,在租賃動能不足的情況下,預測市中心A辦平均空置率將於年底升至逾11%。未來5年內,台北主要商圈及逐漸崛起的南港地區,將共同迎來前所未有的新供給潮,預期台北辦公室租賃市場,將於明年初轉為較有利於承租方的格局,而吸引或續留大型租戶,將是未來數季A辦房東最關注的議題。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