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慘阿!台北市惡性循環~每月少6000人~一年不就七萬人?底特律等你歐

Trillionaire2020 wrote:
不會有人想買沒落區啊。

萬華老公寓一坪現在都2X萬,也沒人想去買那。

套套會去買沒落區嗎?

大安區萬華化。


我要,我要。我要大安區,我要大安區,我要大安區。說好的 25 萬/坪,我現在可以出到 30 萬/坪預訂。可以先簽約,付訂金,把價格鎖住,十年後付款交屋。錢先放履約保證也行。

好興奮哦。
台北人少就是舒服啊!有什麼問題

最好把林三淡桃園都填滿,不要一堆人設籍不住台北還來搶這裡的資源

也不要一堆老人整天從外縣市湧進台大醫院看病,資源是有限的。
小摩星 wrote:
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顯示,台北市居住人口「脫北」情況持續,今年3月北市遷入人數10,548人,遷出人數16,664人,相差6,116人;若以人口數來看,截至3月北市人口約258.7萬人,較去年底減少約1.5萬人。

拜託趕快遷走多些人,100 萬200萬都好,
3月北市人口約258.7萬人,,,
台北市40年前委請一大學幫調查人口數
當年統計每天台北市含流動人口就超過600萬人,
農曆過年返鄉走後,台北市多清爽。
一年落戶籍少了1.5萬人,這算啥。。。
cougar2015 wrote:
拜託趕快遷走多些人,100...(恕刪)





你看大安區人口出現第二波崩盤,某樓以後可以買很多大安區的房子囉。

大安區萬華化。





Trillionaire2020 wrote:
你看大安區人口出現第二波崩盤,某樓以後可以買很多大安區的房子囉。

大安區萬華化。


我上次在 21 樓,別客氣,直接點名就好。

我窮啊,怎可能買很多 ? 就是窮才要買萬華化的大安區,只買一個就心滿意足了。可以先介紹幾個適合的物件嗎 ? 最好台灣大學附近的,我喜歡。

不要騙我喔 ? 人窮就很可憐了,你若欺騙戲耍窮人,以後會被天打雷劈的。

先謝謝你了。
登卡普 wrote:
這些被洗出去的人,原(恕刪)



出走的是年輕人,留下的是老人。北市沒有空間了....竹科、中科、南科,慢慢中漂、南漂就失去優勢了。


Red Bull Racing Honda
yuanchih wrote:
出走的是年輕人,留下的是老人。北市沒有空間了....竹科、中科、南科,慢慢中漂、南漂就失去優勢了。

出走的是住不起台北市的低端人口懂嗎?

優勢就是一個台北市的工作機會,打趴台中 + 高雄兩市的總和。

竹科、中科、南科要有專業的學識,18分的高材生沒辦法進竹科、中科、南科。

高污染的廠房本應該設在中南部,台北有內湖跟南港兩個無煙囪的科學園區足夠了。



登卡普 wrote:
出走的是住不起台北市的低端人口懂嗎?
優勢就是一個台北市的工作機會,打趴台中 + 高雄兩市的總和。
竹科、中科、南科要有專業的學識,18分的高材生沒辦法進竹科、中科、南科。
高污染的廠房本應該設在中南部,台北有內湖跟南港兩個無煙囪的科學園區足夠了。



低端人口?台灣又不是中共國,沒必要這樣貶低他們吧。
希望這樣的優越感能夠繼續維持下去了。

台北市人口倒退23年 網虧爆:都更先搬走了

不過北市人口流失還有一個更嚴重的警訊,0至14歲流失11.1%、15至64歲流失5.9%,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跑掉了,這對身為首都的台北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訊。


Red Bull Racing Honda
yuanchih wrote:
不過北市人口流失還有一個更嚴重的警訊,0至14歲流失11.1%、15至64歲流失5.9%,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跑掉了,這對身為首都的台北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警訊。


可是那篇最後卻說

"北市府官員卻相對樂觀,民政局長藍世聰以士林為例,隨著隔壁的三重捷運愈來愈方便,確實滿多人從士林往三重移動。他強調,人口數減少不是壞事,國家應朝區域均衡發展,不要全擠在台北。"

跑掉的人,只是晚上出台北市去睡覺,白天又搭捷運回台北吃喝拉撒與工作。
omniyeh wrote:
"北市府官員卻相對樂觀,民政局長藍世聰以士林為例,隨著隔壁的三重捷運愈來愈方便,確實滿多人從士林往三重移動。他強調,人口數減少不是壞事,國家應朝區域均衡發展,不要全擠在台北。"



需要解釋他們為什麼樂觀嗎?
不樂觀還能坐那裏噴口水嗎?
官員應該面對問題,阿Q不是辦法。


Red Bull Racing Honda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