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2dog wrote:泡泡維持在那邊不一定(恕刪) 你說的非常棒有點出重點出來這也是各國在做的事情將房價政策性抑制在年定目標內再把收入拉上來可以將已經吹大的泡泡逐漸縮小當然對收入沒上來的人它就是大泡泡
只是個過程 wrote:請教大家如何短時間內(恕刪) 2018已經發文教學了無非就是提高儲蓄率及槓桿運用跟風險管控金流每月1.5萬的人,可以控制1000萬金流每月3萬的人,可以控制2000萬但你又嫌槓桿會套死不想上車這樣我也沒辦法幫你跟我一樣窮借錢利率才1%多,獲利超過2%以上都是賺為什麼你就是不乖乖聽話呢我的確是想出書但出版的版稅抽成很大,也不一定有人買想用部落格收費文章方式紀錄點滴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暴跌的政策 就是垃圾政策 不敢打包票泡泡不會破,尤其是都會區現在限貸令有一定程度讓泡泡擴大的程度趨緩隨著通貨膨脹,相對大的泡泡就會變相對小的泡泡,對社經比較安全然後再繼續把泡泡吹大繼續撈~
全世界都一樣,一個才剛過百年的國家,多數人民根本沒經歷過房價崩盤,房價所得比會創下歷史新高的地方全都是沒崩過盤的地方,只要房價崩一次,房價所得比就會被鎖在一定範圍內,台灣房價所得比多高? 崩盤肯定會發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另外,第一次崩盤肯定是史詩級的慘烈,到時候台灣肯定進入負利率時代,到時沒人會想要把錢存銀行。
小雞蛋開車去 wrote:除了台北,房貸收入比(恕刪) 以前的就讓它過去了各位試想假如"現在"你手中有一千五百萬可以投資房地產你要去買間成屋中古屋或是預售屋打算擺個幾年脫手賺一筆稅.利息.傭金.管理費.等等都是成本作價差真的難買來收租其實也沒有到很划算已經非常難炒了要挑選物件的功力非常好,入手價格非常漂亮才行絕對不是隨便買隨便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