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成本很低高房價這兩句話不是矛盾嗎?成本低?高房價?高房價就是成本高啊。用很多錢的。成本很高的啊。買郊區才是首選啊。因為比較便宜。我家附近有一個人。三代人做來的。郊區買一塊地。或數塊地農地自種東西快樂,分農作物給大家。沒有在賣。幾年前或數十年後。發展起來。賣出去或出租。只要少一塊。立刻去附近比較便宜的再買一塊回來。使手上地沒變少。幾年後十幾年後。又一塊地發展起來又賣出去一塊。甚至出租一個月就快100萬租金,兒孫都花不完了。
pjjoe wrote:永久持有就是土地的保值性,黃金都會被偷,土地偷不走吧。只有從這點去突破,變成地上權的方法,國家才能是唯一地主,所有人都是買個使用權而已,到期就歸還,重新洗牌。 不太可能因為人人都是使用權~那就沒差啦對岸土地都國家的~房價還不是漲翻天
Kdexv wrote:因為高房價都是金融貸款來的又是誰允許銀行可以借出這麼多的錢給房地產參考這篇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0262556.A.EC0.html 哇,看這篇學到好多專業知識看過很多打房方式,看來就這篇提到的限制房屋貸款最有效
蛋黃區的高房價目標本來就不是讓首購族買的、而是讓原本就有市區舊房子的人賣掉來‘換’的你以為大家都是拿薪水買房蛋黃區嗎?憑什麼你覺得你這一代累積的財富,可以贏過登卡普、A咖錦衣衛、塔尼哥他們在蛋黃區好幾代的累積,政府政策只目標人民有得‘住’買不起可以一輩子租、給你申請租屋補助或社宅、並沒有目標人人都‘擁有’蛋黃區房子,第一間房子忌諱希望一次到位、通常都是買遠一點或小一點、先求有再求好, 隨著時間增值及薪水的增加,慢慢換到更大或接近蛋黃的地方,早點領悟這點、人生會更快樂, 而不會像過程哥、西奈哥一直抱怨沒有居住正義、永遠追不上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