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本土疫情擴散,房地產會跌嗎?

pengkuofeng wrote:
有人問我昨日播的新聞(恕刪)


台灣政府之所以會作弊的點在於... 台灣政府是不打房的

所以當台灣政府打房的時候. 代表台灣政府不想被割韭菜

但是.債. 是一定要有人還錢的

所以. 最後是誰要還錢的問題而已...

央行說: 他不想買單. 就這麼簡單..

央行不買單. 誰要買單?

這還真玄了
疫情平穩:漲

疫情嚴重:漲

自己選一個

2021年6月份
實價登錄漲跌排行

新竹市24.9 萬/坪↑ 3.3%
桃園市21.1 萬/坪↑ 2.9%
台南市19.0 萬/坪↑ 2.7%
新北市35.7 萬/坪↑ 2.0%
台中市23.7 萬/坪↑ 1.7%
高雄市18.4 萬/坪↑ 1.7%
台北市66.5 萬/坪↑ 0.5%

2021年 5月:
台南市18.5 萬/坪↑ 3.9%
新竹市24.1 萬/坪↑ 3.0%
高雄市18.1 萬/坪↑ 1.7%
台北市66.2 萬/坪↑ 0.9%
台中市23.3 萬/坪↑ 0.9%
新北市35.0 萬/坪↑ 0.3%
桃園市20.5 萬/坪 0.0%

2021年 4月:
新竹市23.4 萬/坪↑ 3.5%
高雄市17.8 萬/坪↑ 1.7%
新北市34.9 萬/坪↑ 0.9%
台中市23.1 萬/坪↑ 0.9%
台南市17.8 萬/坪↑ 0.6%
桃園市20.5 萬/坪↑ 0.5%
台北市65.6 萬/坪↓ 0.9%
pengkuofeng wrote:
有人問我昨日播的新聞,有關本土疫情如果發生擴散,房地產是否是要開始大跌了呢?

短期內不可能,
因為濫印美元導致的通膨,
台灣是最大苦主之一,
資產縮水是必然的結果。

對照出的現象...
就是購買商品所需的貨幣大幅提升。
(很拗口沒錯...但要說清楚也只能這樣。)

那天西奈山頂是Enki wrote:
但是.債. 是一定要有人還錢的

所以. 最後是誰要還錢的問題而已...

台灣民主的代價就是...
全台灣人每年上繳一半以上的收益當保護費,
只是很多人都當鴕鳥無視這個事實。

台灣的通膨,
基本上就是源自於對美國上繳保護費的概念,
反正窮人的命本來就不值錢,
而不值錢的窮人偏偏又最愛花錢去沾政治..搞到自己活不了。
一種惡性循環。

就某方面來說,
我是瞧不起那種自己窮,
偏偏還整天想著錢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腦殘。

我最近才剛在臉書上洗臉一個腦殘,
一個跪舔美國主子腳底板還喊香的腦殘,
就是用各國去美元化的各種做法去回應,
歐盟的擴大歐元、西非的貨幣統一、俄國的去美元資產、中-俄-歐-伊朗的交易協定為各國貨幣、越南的禁止商品以美元標價等等...
目前還願意被美國褥羊毛的只是少數,
而台灣剛好就是少數中的一員...還是最奇耙要求被多褥點的被虐狂。

PS:
現階段,
房地產的漲跌跟成交量並沒有太大關係,
而是國際資金流動的問題。
淡紫小草 wrote:
就是購買商品所需的貨幣大幅提升。
(很拗口沒錯...但要說清楚也只能這樣。)

5分奉上~

房地產價格或者是近年民生的食衣住行成本大漲都是反應實質購買力減少的現像

不管是低利率也好,美金搞鬼也好,原物料炒作也好

最終還是資金依然在市場上亂串,不願回歸銀行,背後的原因我就不詳解了~

股市很敏感,目前看來沒崩盤,房地產就更不可能崩

士林,南港開發案不斷建設及繼續招商,企業家也願意持續投入資金開發

尚且看不出房地產多頭陣亡的現像

下半年可觀察台北市的都更案是否持續推動,台北市的新屋供應有一半以上是都更及危老供應的

類似這樣的供應來源光是推動整合就是3至5年以上不等,價格定錨算是很強,

不是其它建案價格變化就可隨意撼動推該社區的價格

故然除非有明顯的全面空頭趨勢,老實說台北市的房價即使貴到不合理,也很難跌

因為參與都更不只有建商,也有很多原始地主,彼此共享利潤及風險,當然能撐的更久

想要房地產崩盤,就先讓台股崩盤再說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