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聽了SWAY這些人言論,而沒買房的人

採購經理人 wrote:
你知道外國人很討厭我們這些炒房的華人嗎? 你該不會不知道吧? 前幾年加拿大有大規模遊行抗議就是抗議華人到那炒房, 真的是丟臉丟到國外
0


本樓討論聽 SWAY 節目與買房的事,不太懂與 “炒”房有何關聯?買房者就一定是 炒房者嗎 ?

另外像多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是國外炒家由泰國開始攻擊,再漫延至其他國家,包括臺灣,亦受些許影響。這些國際金融炒家,有比較華人炒房高尚嗎 ?
聽了民進黨 居住正義
沒買房的人應該如何????

otto1826 wrote:
很好奇,你們現在是怎(恕刪)
全台賣壓最重10社區出列 8個在台中
    
2021年01月7日 19:51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2020年全台的房市熱度都高,不過仍有社區的餘屋量大賣壓沈重,根據《樂居》統計數字顯示,全台前10大待售比例較高的社區都有超過一半戶數還沒賣出,尤其台中市在前10名中佔了8名,業者指出除了因為部分建案原本戶數就比較多之外,價格略高也是導致房屋滯銷的原因。


根據《樂居》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灣10大賣壓較重的社區最少都有52%的比例待售中,甚至第1名的社區還有67%、3分之2的戶數還沒賣掉,賣壓相當沈重,而特別的是,這10大賣壓重社區竟然有8個是位於台中、6個在西屯區,僅有2個社區是位於台南及桃園,顯示台中的餘屋量還是很大。

而在這前10名中有3個都是興富發建設的建案,分別是新成屋的「博識」、屋齡3年的「赫里翁傳奇」,以及屋齡已11年的「四季天韻」。《ETtoday新聞雲》致電業者詢問,興富發建設發言人廖昭雄表示因為沒有看到相關資訊,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基於什麼標準計算出來,因此不予回應。
《樂居》創辦人李奕農表示,該數據是從591房屋交易網、及各大房仲網站,篩選掉重複的案件後得來,準確性相當高,不過這不代表列出來的社區就是有問題,接下來的3~6個月,該公司將會持續觀察這些社區的待售比例,是否有減少或維持高檔。若有減少代表市場承接的力道夠強,該社區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若一樣有許多待售物件,則顯示購入該社區的風險較高。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表示,這前10名賣壓重的建案中,有幾個戶數較多,因而拉長銷售期,導致賣壓較沈重,另外也有部分建商的開價偏高,讓消費者卻步,也是待售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陳炳辰指出,台中新申請的使用執照相當多,但房貸負擔比也較高,顯示出在地民眾未必有能力購買這些新屋,也是造成餘屋較多的理由。
不過有房仲業者透露,這也顯示出台中的購屋屬性以投資性質偏多,例如一些屋齡已經超過5年以上的社區會賣壓重,很多是投資、置產客群脫手釋出,也才會拉高社區待售戶數比例,甚至整個社區超過一半的房子都要賣。
swatluya

到現在的新聞還是賣壓沉重,問題是房價還一直噴啊?

2022-04-27 15:42
tany3472 wrote:
這真的是亂七八糟的邏輯!
跟SWAY的邏輯一樣!

買房自住變成高風險了?
我不懂這是怎樣想的?

買房=買車=買手機=買電視=買衣服=吃大餐=消費行為
一種消費行為就是衡量自己收支狀況所決定消費金額的多寡,何來風險之説?
白話文叫做「有錢就買、沒錢就看人家買,買東西還有風險?」

投資行為才有風險!
如果是買房收租或賺價差,
就有凶宅、跌價的風險。


鵝⋯⋯⋯你的邏輯???

車、手機、電視、衣服、大餐,都屬於消耗品。
房子也是,但房產還包含的土地,土地不會被消耗,只會增值或是貶值。
把這些劃上等號的人,請多多努力學習,加油好嗎?

部分被針對的人,
真的也沒必要謾罵攻擊,
提出論點,讓需要資訊的人自行理解判斷,
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而在做出選擇之前,
必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評估,
到底是誰在一直在營造出對自己有利的氛圍,
相信有在認真思考的人都分辨得出。
hoowwei wrote:
鵝⋯⋯⋯你的邏輯??(恕刪)



買房自住何來高風險?

年收50萬的人,存款100萬,
他就該認清自己財務狀況,
買蛋白區200萬的套房,
他如果自己搞不清楚狀況,
整天肖想蛋黃區2000萬的房子,
買了被法拍,當然是高風險。

照你的說法,
年收50萬的人,
買車去買賓利、法拉利、麥拉倫,
結果被法拍,這樣算高風險嗎?

年收50萬的人
每天都吃一餐5000元的大餐,
吃到被法院強制執行,
這樣算高風險嗎?

你所謂的高風險,
是自不量力⋯⋯
自不量力的人的行為才有高風險,
買房自住屬消費行為並沒有風險。
就這兩句話?

不多拿點證明出來?

你年紀大?很好啊!就拿你自己證明吧,

從你出生到現在,房價是漲還是跌?

你年輕的時候如果買了房到現在,

是發了大財還是傾家盪產?

所以到底買的風險大還是不買的風險大?



奇蹟大師 wrote:
你真是孤陋寡聞...(恕刪)
我曾在台北市精華區當過5年仲介,
對於SWAY,我的看法是,如果你這輩子不買房,買不起房,
那可以看他的節目,會很爽,
但如果想增加房地產知識,對於你將來買賣房屋有幫助,
不要去聽SWAY的,
為什麼這麼說? SWAY的確會講[正確]的房地產知識,
但是為了節目效果,他也會講[錯誤]的房地產知識,
但一般人哪分得出來哪個是正確,哪個是錯誤?

想增加房地產知識,市面上的書多的是,買書看,比較實在,
SWAY的節目比較適合不買房的人同溫層取暖用。

舉個例子,SWAY常常講哪邊又跌價了,講了好幾年,
但是根據統計,這幾年房價是接近平盤的微漲。
otto1826 wrote:
我告訴你們一件事我住...(恕刪)


雲林最南是北港 我的故鄉
雲林最北是西螺 我現居地

北港一路漲到一般透天1300萬
富御苑1400 名人匯2500
連水利會對面自建自售的都要1800
海線的 中山路做生意的 沒在手軟
當然地主開價賣土地也是開高高

西螺三四年前福來路那一排都750萬左右
現在沒有1000萬不用談
東南路宇荃本身都1500以上
一些小建商蓋的55坪都要破千
西螺國中那邊 正佳1800
做肉品市場的 果菜市場的還是買

一南一北 我看到的人 買得起的就是直接買
買不起的繼續夢它會掉到自己買得起
就是這樣
THE666 wrote:
SWAY的確會講[正確]的房地產知識,
但是為了節目效果,他也會講[錯誤]的房地產知識,
但一般人哪分得出來哪個是正確,哪個是錯誤?


正常人應該是分的出,所謂的民粹就是用某些簡單、正確的且不複雜的資訊不斷去吸引弱勢、同溫層,塑造可信任的形象,進而穿插背後不為人知的動機。

這位仁兄,為民喉舌?愛民?怎麼不推薦值得買的房與區域?這樣更有價值,他也早破百萬訂閱!人人稱佛!
顯然,他也是為了自己糊口飯吃,卻把建商說的一文不值,不見得就是有良心、沒有報應的。

打擊8不推,可以避免多數客源進入預售市場,剛好有些建商涵蓋明顯的不良或需要時間證明的紀錄,以博取信任,進而「意使」客源轉向二手市場(好屋網&Xx房屋)與創造話題,增加自身收入,一般政客在玩的民粹而已,怎麼無法通透?

我也有訂閱他的頻道,每集都會掃一下,但我不是他的粉,看一下有沒有新鮮的梗而已,顯然,沒有!很膩!

記得某集他還以為他的影響力有跟館長一樣,我真的快吐了!
otto1826 wrote:
很好奇,你們現在是怎(恕刪)


買房還是回到需求面
有需要就買
如果一直聽名嘴的
自己買貴買低有買沒買
其實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