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在怕什麼呢? 是擔心實坪制以後沒模糊的空間,而不跟進其他國家?

登卡普 wrote:
立法委員自己選的呀!(恕刪)

選來選去還不是那些人在輪
沒望拉
台灣人自求多福吧
tany3472 wrote:
因為「確實做到使用者付費,房子才會越蓋越好,如果走向實坪制,所有房子都只剩下一格一格房間,房子只會越來越醜」


又聽你亂扯了.
日本走實坪制, 房子有醜過台灣嗎?

我透天和電梯大樓都有, 推實坪制有兩種可能.

1. 透天坪價不變, 電梯大樓平均坪價(含公設)被壓低.
2. 電梯大樓實坪坪價變高, 透天坪價變更高. (此種長久會先拉高實坪坪價, 再逐年拉低)

以上兩種都有好有壞, 但為了長遠公義, 我贊成實坪制.
只是個過程 wrote:
又聽你亂扯了.
日本走實坪制, 房子有醜過台灣嗎?


日本房子很醜⋯⋯

只有玻璃門進出、
少的可憐跟小的可憐的電梯、
小的可憐的一個樓梯、
只能硬塞一個人的管理室

拜託你有空去看看日本的新房子!
我就是擔心台灣的房子會變成跟日本一樣。

房子可以是藝術品!
也可以只是一堆鋼筋跟水泥!
tany3472 wrote:
只有玻璃門進出、
少的可憐跟小的可憐的電梯、
小的可憐的一個樓梯、
只能硬塞一個人的管理室


聽你在講.
日本是"每人分得的坪數"比台灣小.
不是他們蓋的大樓小, 或不美觀.
不然台灣電梯大樓有些都標榜日本設計師, 是在標榜什麼的?

但是如果以透天來說, 日本整體透天坪數是真的比台灣小不少.
(樓梯窄窄的, 浴缸小小的, 起居室亦是)
roward wrote:
選來選去還不是那些人在輪
沒望拉
台灣人自求多福吧

所以我早就說過自地自建呀!管他實坪還虛坪,通通都是自己一個人的。
只是個過程 wrote:
聽你在講.日本是"每...(恕刪)


我只承認日本人會做汽車跟拍A片!

日本人蓋房子的技術跟質感、美感,
就跟他們的電鍋一樣,
還停留在1970年.........
只是個過程 wrote:
聽你在講.
日本是"每人分得的坪數"比台灣小.
不是他們蓋的大樓小, 或不美觀.
不然台灣電梯大樓有些都標榜日本設計師, 是在標榜什麼的?

但是如果以透天來說, 日本整體透天坪數是真的比台灣小不少.
(樓梯窄窄的, 浴缸小小的, 起居室亦是)

喜歡日本移民呀!何苦留在台灣被壓榨?難道你沒有被壓榨會不蘇胡?
實坪制/虛坪制都不是重點,"媒體"在拱的是居住正義。記得15~16年前住鹿特丹的兩房/兩廳/一衛(Laan Of Ziud,綠色屋頂),室內約20坪,樓下有停車位,兩個電梯/兩個逃生梯,還有一些公共管線設施,當時一個月租金才2000歐元(40:1,公司付)。旁邊有一退休夫婦,兩個人住40坪(政府付),當時最低薪資1400歐,我花1800歐才請得到OP,還是老中(廣東人)。當時VAT 20%,月收入5000,要先扣2500歐的所得稅,政府錢多多,是社會主義的天堂。反觀,台灣是逃稅天堂,基本上,沒有什麼居住正義可言。
tany3472 wrote:
我只承認日本人會做汽車跟拍A片!


很多光電業或半導體的key material, 沒採用日本的還真的不行.
要實坪
你就拿者主建物+附屬坪數跟屋主談就好啊!!
想買多少 直接跟屋主說
就說你這含虛坪的單價我不買換下一個賣方就好

這樣有影響嗎?

糾結在這有何用 謄本都有註記主建物

又不像萊豬甚麼都不標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