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公設比討論

Explorer 9.23 wrote:
小弟之前住的豐原慶山...(恕刪)

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12樓地下二樓公設要30%左右當然可以阿,就是基地面積小沒什麼公設阿(就算是30%的公設比你還是花了幾百萬確沒有公設,這樣有比較划算嗎),就算有公設使用面積也很小,車位少或都是機械車位(車位坪數是幾坪),再來就有的建商會把店面公設提高,降低住家公設,您住的是那一種呢,簡單的說公設比的高低就看建商如何去拿捏高或低反正有一得就會有一失,麻糬手底抓怎麼分都可以,各位看官懂了嗎。
台中東東 wrote:
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12...(恕刪)


只要社區總戶數夠多且多數戶別坪數不要太小,即使是低公設比建案也會有不錯的基本社區公設。另外,戶數少的社區有戶數少的優點;戶數多的社區也有戶數多的優點,就看消費者自己本身是青睞哪一種類型的社區,不過目前台灣總戶數比較多(100戶以上)的公寓大廈建案,其公設比好多都是落在33%上下,似乎都找不到那種總戶數比較多(100戶以上)並且是低公設比(公設比在25%左右,不要超過30%)的建案

個人覺得一般公寓大廈建案的公設項目不必做得太多樣化,只要用心規劃好社區的基本公設即可,例如:使用華麗且快速的15人份以上高品質現代化電梯、各層樓的梯廳及社區環保室既明亮又通風、地下室停車場有彩繪牆面(如:大樹、草原、薰衣草花海)並配上柔美的燈光......
由鉅建設的房子印象中公設比都很低,不知道怎麼辦到的。
我是一隻遊戲人間的毛毛蟲,耐心的等待變身的時機。
The Dream Maker wrote:
只要社區總戶數夠多且...(恕刪)

每個人對生活水平的需求都不同,都有自己想要及喜歡的規劃,只要適合自己的都是好的。
The Dream Maker wrote:
......交屋之後除了要開始繳交不便宜的管理費,
也要開始繳交不便宜的分攤公共電費,
據我所知有些社區管委會即使調降了社區公共用電的契約容量,
部分住戶電費帳單中的分攤公共電費仍然超過自家電費1倍。......

只要社區區分所有權人大會投票表決通過就可以將社區的公共電費改從社區管理費收入中去支出,不必從每戶每一期的電費帳單中去分攤公共電費。

*個人建議以上作法僅適用於社區每月管理費收入達40萬以上。若社區每月管理費收入未達40萬,為了使社區事務能夠正常運作並永續發展,最好還是從每戶每一期的電費帳單中去分攤公共電費。

另外,我知道有一個新建案社區每月管理費收入超過50萬,而此新建案社區中有不少區權人們偏好社區公共電費是從社區管理費收入中去支出(不要從每戶每一期的電費帳單中去分攤公共電費),於是區權人們就在第一次社區區權會訂定社區規約時提出以上提案,結果物業公司竟然以開會時間即將結束而未給予投票表決,就將之前建商訂定的社區規約草約中的分攤公共電費條文直接寫入到正式的社區規約並在後面用括號註明「未成案,研議明年開會討論更改」,後來到了隔年召開第二次區權會時有投票表決此提案,雖然贊同(將社區大公設電費改從社區管理費收入中去支出)的人數較多,但物業公司又以贊同人數未達法律修改社區規約的標準而繼續保持原狀。
Explorer 9.23 wrote:
只要社區區分所有權人(恕刪)

您說的那個社區案例在第二次區權會時雖然贊同的人數較多,但物業公司又以贊同人數未達法定修改社區規約的標準而繼續從每戶每一期的電費帳單中去分攤公共電費,想請問如果這種情況(贊同人數較多,但贊同人數未達法定訂定修改社區規約標準)是發生在第一次區權會訂定社區規約時,那該怎麼處理?
Explorer 9.23 wrote:
另外,我知道有一個新建案社區每月管理費收入超過50萬,而此新建案社區中有不少區權人們偏好社區公共電費是從社區管理費收入中去支出(不要從每戶每一期的電費帳單中去分攤公共電費),於是區權人們就在第一次社區區權會訂定社區規約時提出以上提案,結果物業公司竟然以開會時間即將結束而未給予投票表決,就將之前建商訂定的社區規約草約中的分攤公共電費條文直接寫入到正式的社區規約並在後面用括號註明「未成案,研議明年開會討論更改」

不知道樓主指的是哪一個社區?怎麼跟我目前住的社區情況很像

下圖是我目前住的社區之前的正式版社區規約,後來換了另一家物業公司後,連(未成案-明年區權會研議更改)這一行字都不知不覺地消失了,都沒有在區權會中討論表決是否要刪掉這一行字。

看不到立法院審查過,A開頭上級發下的炒房禮物。
Explorer 9.23 wrote:
剛才看到了一則新聞:...(恕刪)


新建案就算沒有任何豪華公設公設比還是一樣高

雙北新建案公設比低於30%的幾乎是0(太少太少)

所以當然選有豪華公設的

要低公設只能買舊房
如果這麼重要❗️這麼計較!怎麼舊公寓不搶手,不高漲? 答案很明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