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一下新聞, 也看來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看來目標明確: 壓制建案.也就是說要壓制新推案, 臺灣好不容易有的"投資潮"30年來第一次, 不容許被建商搞掉. IT建廠缺工缺料, 導致價格爆漲. 對建商下手, 主要是要搶營建業的產能. 在未來幾年. 讓IT建廠能順利. 會影響到房價? 可能性不大. 建商在中南部還有很多空屋(10%?, 在01前面幾頁看過). 還有得賣, 對建商的營收影響不會大, 價格也不會跌. 對小咖的紅單投資客. lever開太大的, 就慘了.楊金龍剛接央行時, 很多人有疑問:他行嗎? 如果這次是楊金龍自己搞出來的, 那他行的. 而且應該不會比彭懷南差.空空眼巴巴的期待打房? 不會成功的, 代價太高, 而且成效有限. 楊金龍這次出手:簡單, 力道剛好, 也不至於影響房價太多, 但對房價的升溫, 當頭一桶冷水. 一石二鳥? 不止.央行已出手了, 菜政府要好好處理紅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