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連帶的是影響到整個景氣,金融業,建築業等都被拖累,你想買一棟房子來租給別人會比銀行利息差不多的時候,你會買嗎?錢很有用也很好用但別亂用,大家說疫情還很久景氣很差的時候隨便買個股票放到現在都賺錢,買房子不是靠別人分析才買,自己的眼光才是最重要的
我來說明樓主想法的盲點!1.都會區的房子絕對是越來越多,但都會區的人口也是越來越多,這叫做「城市化」。2.「少子化」是事實,但「少子化」是使鄉下的人口越來越少,所以鄉下的房子千萬別買。3.新房子絕對是比舊房子貴很多,甚至2倍以上,但都會區的舊房子也不會跌價,因為「舊房子就是給鄉下搬來都會的年輕人租或買的」4.而天價的新房子是給「本來就生活在都會區,又能持續增加財富的成功人士買的,鄉下來的年輕人不要一開始就搞錯方向了!」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但成交過後的舊屋, 未來會有折舊上的劣勢. 還在"自我折舊催眠"啊?人家嚴總的3L:地點,地點,地點,講了多少年了?房屋的價值在土地,還是你已經可以催眠土地也會折舊?所以信義大安的幾十年老屋,已經折舊的不如三芝新房了?
tany3472 wrote:我來說明樓主想法的盲(恕刪) 這還是有盲點,只要都會區土地供給不增加(危老或都更)土地並不會多長出來重劃區的新房才會越來越多,一不小心就買貴套住了成熟的都會蛋黃區新房供給更貴更有限,是給有實力的換屋族或老闆買的變成中古屋反而有撐,因為你也沒得選,不然就認份買重劃區通勤進城上班。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從前的公寓3樓, 都更後13樓起跳,所以年輕人不需要急, 建商的話術聽聽就好, 六都的老舊市區,如果能順利大幅都更,擴大供給面的話,我倒還相信房價能下來。但自從文林苑事件的爭議不斷,不管誰是誰非,我是已經完全不相信都更的可行性了。想要看都更後,市區有很多便宜新屋好撿,就慢慢等好了,人生很短,一下子幾十年就過,一邊吃一邊等,癡癡地等,從年輕等到白頭好了。市區建商蓋好的新屋,主要目標客戶從來就不是一般年輕人,所以年輕人不用急,因為急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