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農地太陽能發電

RMAN wrote:
植物工廠只適合發展小區農業及高價值農物,像他們主要的米,稻田不可能種植植物工廠內


種稻米耗費太多水資源,農政單位鼓勵轉旱作多年了。
最近桃竹苗停灌,就是要省水給半導體與工業。

植物工廠能不能種糧食作物?
理論上應該可以,只是較缺乏經濟效益吧?!

https://www.facebook.com/ksonplant/photos/a.1551390658458429/1646505552280272/
john65537 wrote:
種稻米耗費太多水資源(恕刪)


這一看就知道是卡唬爛的故事…

太陽能板無關環保…
日本在2018年修正農地法,讓從事農業栽培的混凝土建物在土地的地目上能認定為「農地」,也准許植物工廠蓋在農地上。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22970
以往的植物工廠都是蓋在建地上,經營者必須負擔一筆不小的「固定資產稅」,往後若是蓋在農地上,植物工廠的廠房和土地則可以免除相關的稅金,大幅度減輕經營者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農地法的修正代表日本的官僚終於肯正視農業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適時修法、與時俱進,讓產業得以順利發展,讓農地的運用更加合理,這個態度才是業者們注意的地方。
現在蓋在農地上的例子多嗎?

好像更多的是蓋在廢棄的魚塭或海埔新生地上面?

其實很多大樓的樓頂都是閒置的,應該要鼓勵種在大樓樓頂會更好?

我公司可以俯瞰信義計畫區的眾多商場、飯店、市政府

這些用電大戶,佔地廣闊、屋頂都空著,沒半個人有設立太陽能發電板在屋頂上的
john65537 wrote:
種稻米耗費太多水資源...(恕刪)

我的想法是,農是農,要變成什麼方向都可以,但綠能是綠能,市區有大量的屋頂可以使用,為何跟農,魚爭地呢?
現在缺水所以休耕,一但太陽能板下去,除非設計出機動性太陽能板裝置,不然還能復耕嗎?租金,財團壓力,會讓搖錢樹復耕?
財團,投資客只見眼錢,誰管未來,但政府也如此短視嗎?

最後再説,有些食物確實可以在溫室培養生長,但有些是不行的....宅在家裡或許活的很安全,長的很快,但出外打拼的才會有人生的歷練,享受其酸甜苦辣的人生,味道才會更加豐富...
食物也是....沒有大地,陽光,風,偶爾遇到惡劣的環境,這樣的食物只能當配料,上不了抬面。

(不然為何大家要吃放山雞,要吃海魚)
RMAN wrote:
不然為何大家要吃放山雞


可以參考
http://ecaaser3.ecaa.ntu.edu.tw/weifang/dload/植物工廠值不值得推廣.pdf
的問題三和問題六。
john65537 wrote:
可以參考http:/...(恕刪)

打開光看到是光電進協會,我就不感興趣了...抱歉

或許你覺得不科學,但宅在家,長大的小孩,絕不會比出外冒險打拼的好...

若你覺得是老派...就當我老派吧!
john65537 wrote:
屋頂發電當然有在鼓勵...(恕刪)

既然這樣,蓋海上就好了,地球最大面積是海洋,不是陸地,更不是農地。
RMAN wrote:
既然這樣,蓋海上就好(恕刪)


成本因素,
就像離岸風電的成本比陸域風電高很多,所以蓋海上的太陽能發電?
海底饋線、基座、防腐蝕、防風浪等成本...沒有經濟誘因。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