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k816 wrote: 18年前就持有的房(恕刪) 過去到現在增值不少, 那段時間確實不是,但未來當你的位置不好, 收不到房租, 房價又跌,那就是負資產.如果把房市當作一檔股票, 這檔股票乖離率已經過大,未來也沒有利多, 就剩一群傻多, 還在認為會漲一波,如果有機會多問問身邊有錢人或老闆,是不是脫手了很多房地產.也不要以為政府能救房市, 趨勢是不可逆的,就像少子化, 政府能救嗎??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過去到現在增值不少,(恕刪) 你說得很好,我也在觀察那些有錢人跟建商,結果發現2008年因為是美國第一次實施QE,(之前是日本)所以大家都沒預期通貨膨脹會帶來資產暴漲。這次2020年,有錢人跟建商似乎都進步了,上半年在肺炎衝擊下,搜刮買地的金額居然已經是去年的60%,沒意外的話今年買地衝破3000億元新高是意料內的事
再查了一下新聞https://news.591.com.tw/news/4533 "上半年前五大土地交易案中,前3案均位於台北市,且皆為壽險業所貢獻,光前三案金額已近700億元,佔全台交易逾4成,其中「世貿三館案」及「國泰營造案」皆為國產署土地標售案。對此,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分析,對投資人來說,土地標售為取得優質地段重要手段,尤其是台北市優質地段的大面積商用土地標售,未來開發規劃彈性大,更是受壽險業者青睞,而近年來壽險逐漸轉型為開發型買方,出手獵地的比重呈現逐年增加趨勢。" 連結內新聞有表格,「世貿三館案」及「國泰營造案」都是地上權案, 第二名的南港案也是商業區, 看來都是商場開發案, 這三個就佔了近700億 台北市前三名的買家也不是建商和鄉民關心的住宅案應該有差別....大家自行判斷! 寬獵人 wrote:你說得很好,我也在觀(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