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大家的買房方式是什麼呢?

tany3472 wrote:
看你的做法,替你捏把(恕刪)


還好吧
像我自己就很簡單
中華電在爛殖利率都有3.8%

房貸也才1.6~1.8%
每年除了不用還利息還可以幫我額外還本,股市的波棟自己要掌控,不然就是買相對穩定的股票或債券
傻傻的才會放定存

妳看大集團會把資金放定存???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真是藝高人膽大,英雄出少年....讚

我對樓主的巧安排說實在的看不太懂,好像是若以700萬本金作此安排後,純粹以這三棟房子所產生之資債互抵,完全沒有再投入任何本金,30年房貸結束後,是否就是原股票及債券資產700萬,加上若不預期房價漲跌,就多出三棟房子1400而已? (配股因為價值稀釋同樣不計)

會這樣問是單純以700萬股票投資5%複利計算,同樣不計市價漲跌,30年後總資產約3000萬,何必做這麼大的槓桿,冒這麼多未知風險呢?


灰狼大
在房地產版房子比股票還值錢
5%複利他們才看不上眼
他們要賺的是用倍數來算的價差
tany3472 wrote:
...
你的做法像是
「借錢買房、買股,生出錢子錢孫還債,幫銀行賺錢,風險自己吸收」

為何很多商品投報率有5%,
銀行定存只有1%,
銀行放款1.6%,
卻一堆人存定存?
5%跟1%的差距就是風險轉嫁。

tany3472 大分析的很對。
風險只存在有限想像的範圍內,如果無限的將範圍擴大,可能就無法收拾(投資)。
樓主試想如果無工作收入,股市下挫投資失利,你的極限作法會是如何呢?
電視節目理財專家在建議投資人存股或存房,其實只講究2點:第一是投資標的要"值"(可長可久),另一個則是"購入成本要低"。大家如何想呢?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可是樓主懂得以700萬投資股、債,這就表示他也懂股票的高獲利特性,但為何忽略了股票的波動高風險呢?
以股票質押借錢雖只還利息即可,但若遇黑天鵝,價值低於銀行借款會被斷頭的,股票沒了,房子也會沒了...

我真的是"老狼"了,膽子越來越小...



這就是我說的,
全球股市、房市18年的長多,
讓很多40歲以下投資人「沒看過空頭」
把很多該重視的風險拋諸腦後。

我進股市那一年,
台股從12000點跌到2000點,
「彰銀」從1000元跌到100元,
後來再跌到20元,
「彰銀」當時多好的股票,
就如同現在台積電320元,
一個空頭跌到70元,再長空跌到15元,
有沒有可能?
年輕人一定告訴你「不可能」,
因為年輕人根本沒有看過空頭,
股市沒風險嗎?年輕人沒看過而已。

全球股市、房市長多格局還多久?
不知道,至少目前一直都是。
灰狼01 wrote:
可是樓主懂得以700(恕刪)


每個人風險觀念不一樣
我們保守一點不敢現在進場買房就被罵是空空了
發表看空的言論他們就會緊張到破口大罵
這在房產版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他也說了
"他有能力"
我們就當看故事般看他們講故事吧

他們要賺的是倍數的錢
股票賺得太少了

一鴛一 wrote:
好吧您要這麼區分我也...(恕刪)


建議你減少"人"為的風險
一鴛一 wrote:
我是75年次白手起家(恕刪)


這三年買了三間兩房預售屋 (有人頭)

第一個念頭很羨慕樓主
一鴛一 wrote:
我是75年次白手起家...(恕刪)

關鍵在700萬吧!樓主這樣年輕,又說自己年薪從20萬開始,已婚有小孩,買三間不是重點,為什麼這麼簡單就有700萬?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