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十五年前買房和現在買房大不相同

tany3472 wrote:
兩位大大說的其實都沒...(恕刪)


我站乳牛大那邊
你們的論點少子化資源會往都市集中
但如果引進最近的氣候變遷論點
台灣六都未來會只剩下桃園、台中
台南、高雄會整個泡在水裡
台北新北會形成台北灣
所以都市化肯定會被氣候變遷打破
別以為那是好幾十年以後的事
沒發現這幾年氣候變化很劇烈
光今年夏天就連續下了快一個月的雨
下的比梅雨季還久還多
台南、高雄頻頻傳出水患
現在進入秋冬之季
該輪到台北了

而且台灣的偏鄉都在山上
我相信大部份人住的地方離附近的都市都在一個小時車程內
台灣市中心往外半小時車程都是市區
半小時至一小時車程算郊區
國外郊區的定義是在2小時車程以上
tany3472 wrote:
師資才是一個學校最重...(恕刪)


上課很會搞笑的是名師
看病看很久的是名醫
你肯定沒看"醫師好辣"
我開個100人的班來上課的一開始不用錢
多開幾次我也變名師了
因為每次都超過百人來上我的課
所謂的名師、名醫都是宣傳出來的效果
40年前房貸利率9%
當然定存利率也高
現在剛需是連頭期款都要看長輩的年代
不然媒體也不會有「誰誰誰幾年存到頭期款」這種標題題
而且只是標題
內文八成還是靠後援
kai-kai2 wrote:
是否要考慮你孩子或孫...(恕刪)


你何不先定義你所謂的"偏鄉"條件是什麼
那裡算偏鄉
台灣的偏鄉都在山區
現在很多山上都有基地台
收訊都是滿格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你何不先定義你所謂的"偏鄉"條件是什麼
那裡算偏鄉...(恕刪)


簡單啊!
前面有人說到「達文西」,
你看的醫院沒有「達文西」,
基本上你住哪裡就是偏鄉。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你何不先定義你所謂的...(恕刪)

定義留給有看透的大大吧

現象還是有....學校持續減班,街上老人愈來愈多幼童變稀有,地區戶籍遷出大於遷入,街上商店減少.... 暫時就想到這些......

當台灣2300萬人口慢慢變成2200萬居住人口,偏鄉居住條件與資源會更差,台灣三百多個鄉鎮平均一個鄉鎮將減少近3000人。加上大都市的磁吸效應,偏鄉情況會更惡化

人口紅利時代的光景一去不復返了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你們的論點少子化資源會往都市集中
但如果引進最近的氣候變遷論點
台灣六都未來會只剩下桃園、台中
台南、高雄會整個泡在水裡
台北新北會形成台北灣
所以都市化肯定會被氣候變遷打破

這樣會變成往桃園、新竹和台中集中,一樣是往都市集中,然後首都遷到台中、新竹可能升格成新竹都,淹掉的地方降格。
ha0801 wrote:
15年前的房產對於當...(恕刪)


「15年前買房是種奢望,現在還能咬牙」

因為15年前我三十出頭現在快五十
個人對房價指數是覺得不會騙人的
信義房價指數

看圖說故事,以目前2019 Q2指數來講,
台北還沒回到2014年的高點
新北接近2014年的高點
桃園有回2014年的高點但最近又跌下來了
新竹持續上漲,但漲很慢
台中跟高雄市長換市長後好像漲不少呢

雖然我不是很想說當年某黨上任根本炒房黨,就數值來講,
確實某總統上任後,房價漲了不少,到底是?

整體台灣2014年最高指數有到297.78
目前台灣2019年最高指數只到294.46

用10年去比確實是比10年前高
但用近5年內去比,這就不一定了
因為2014房價指數在很多地方是最高點
目前2014年買的被套了至今至少5年了
被套的人還有5年要撐才能見真章 10年後是否漲一倍
但我猜到時候一定還會有一堆人要拿2004跟2024比
而非2014跟2024

而接手的要賭的是2024年是否重現10年前翻倍漲

2004 > 2014年翻倍漲
2014 > 2024年???

大家都愛用10年去算,
那2024年如果沒有2014年的一倍,
跟2014 vs 2004年比更本算輸家

只能說比來比去氣死人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