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覺得總統的政見只要有「打房」,很多東西根本不需要多做台灣就會進步....

我個人覺得打房什麼的層面,是比較有限的。與其打房,不如廣設公共國宅合適點。

不過基本上,台北市的高房價,是市場供需機制造成的。大家都想住台北市,供給有限房價自然高。

在台北市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在需求大於供給面同時,台北市難以平等的有效的壓低房價。

但是如果是廣設公共國宅的話,供給面的增加,政府有量去壓制房價,持有回收機會成本較低。

況且政府建國宅,應該回復原先的榮工處之類的國營企業去承建,回復合理成本,不應該由私營去建。

並且搭配政府都市計劃,拉上捷運什麼的,來提升交通便利性。甚至在新北市替代台北市較有用。

但嚴格要說打房,應該是個人名下持有房產的數量,而非不論條件,只為打壓而打壓。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牽連到國家發展,並非什麼事不需做就會進步。反之要有GUTS去改變。

畢竟台灣二十年來變化不太大。重大建設受到政客因素一拖再拖,都是因為政府沒guts去幹事。

說個難聽的,連東南亞國家的國家建設都做得比台灣好,這都是台灣得加強的地方。

不過如果要說總統選舉,我個人認為~考慮少子化,應該育兒及福利更多點。

也就是不論貸款買房,或者租房的夫妻,在育兒及教育負擔要減少更多一些較實在。

比起8800億做交通的不實際,倒不如每年880億分十年改善育兒壓力更加實際。

只要能夠改善育兒成本降低到只有一半,就足以影響多數人擔心的層面了。

甚至養兒成本和寵物差不多,甚至更低,國家敢負擔的話,誰會想養寵物?

或者除了孩子生活費,教育方面的幼稚園到高中或大學的學費政府負擔,就足以改變不少。

畢竟打房到買得起房,但人口卻仍然在減少,做任何建設長期來看,都效益不高。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看法了。希望下任總統是能看到國家危機,有GUTS去做改變的人選。
理性勝於感性的原因在於「理性」看得出現實,「感性」卻能袜掉事實。
郭台銘一句 孩子國家養 拉了多少票

只要再一句 房子國家出 那躺者選也上

不過這句 房子國家出 可能國民黨比較容易

因為統一之後 房子真的國家幫你出

只是你要去住黑龍江 還是新疆 西藏
942招財豬 wrote:
最近常看到政府推動甚...(恕刪)


黨內同志滿手房地產怎辦?

打房得罪金主怎選?

卡早睏卡五民!別想太多!
如果房價問題有這麼簡單
那樓主就可以當總統了
先撇開民代地主跟宗教團體不說
華人社會一般來說以"擁房"被當作普遍一個人一生成功的指標之一
' 什麼?你幾歲了還不考慮買房子?"
這種不健康的擁房觀念文化不改,房價不可能會降
已經有房者贊成緩漲但是絕對不可能允許自己現在的房子價值比當初買的還低
"什麼?你自住不是沒差嗎“
說自住沒差的人根本都是屁話,就算自住也是有抵押的價值存在
後面影響的金流根本可以動搖國本
不要說政客啦,你自己去問問身邊親戚好友,真的要打房打到什麼程度叫完美
台灣有多少人的利益根本跟民意代表跟政商人士綁一起
你身邊隨便問問搞不好都一堆
真的不要再用生活開銷數據去一項一項打量房市
這個社會的運作深到超過你的想像
誰打房我就投誰 我全家都投誰
其實有啊! 現在的政策已經有抑制房價的設計了! 看完之後有沒有感覺這幾年下來台灣進步了?

蔡英文住宅及不動產政策發表會致詞全文

剛才聽到了花敬群老師的簡報、也看了住宅政策的動畫,都就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也就是說,每天辛苦賺錢,要買間房子,卻連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夢想。高房價、高空屋、低收入,這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的困境,這個困境,不是不能突破,而是有沒有具體的行動去面對它、處理它。

今天,我們提出了三大政策,包括「居住政策」、「房市治理政策」與「房市產業政策」,就是要解開現有的結構困境,逐步引導整體住宅的健全發展。

針對政策的內容,剛剛花敬群教授已經提出說明,我必須再次強調,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建立符合民生需求的住宅政策,以及可以有效發展內需的不動產產業體系。

為什麼我們要積極處理住宅問題?因為它所牽涉的不只是房屋的買賣,或者是單純的高房價問題,而是政府對於人民居住權利的重視跟保障。

我認為,讓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負擔得起、又有居住品質的房子,住得安心,能夠專心為事業打拚,並且照顧好家人,這就是政府最重要的責任。尤其是很難買得起房子的家庭,這些居住上的弱勢者,政府更是應該要優先協助他們。

所以,國家的「住宅政策」,不能只是「房地產政策」。我們提出來的住宅政策,包含了全面的思維,除了要讓人民都有安定生活的居住選擇,也要發展不動產的四大新興產業,包括「都市更新」、「物業管理」、「租屋產業」與「社會住宅」,來帶動經濟的發展。

過去的五年,其實從2010年我在參選新北市長時,就已經提出社會住宅的概念。當時,大家都覺得是天方夜譚,但是現在,很多縣市,都把社會住宅當作居住正義的實踐。甚至我們的對手政黨,現在也不得不承認,社會住宅是落實居住正義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就代表,我們的政策團隊,是一個有遠見的團隊。我們的政策,是一個具有可行性的政策。

推動社會住宅的政策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集中國家的資源,來協助年輕的一代,在踏入社會的初期、剛開始發展事業的時候,有效的減輕他們住屋的經濟負擔。年輕人甚至可以與朋友一起承租,共同分攤居住的支出。

這些年來,民進黨智庫不斷討論這個議題,參與討論的人士,來自地方政府、產業界、學界、社運界,包括今天在座的,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的彭陽凱召集人在這裏,都是我們諮詢的對象。

今天我們提出的政策,是凝聚各界共識的成果,是對當前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案。
我支持樓主的言論,但心裡也知道政府不太可能會有動作,喊喊口號到是很多
目前世界上無產階級至上的共產國家好像只剩下北韓。
馬前總統說85%的台灣人都有房,那打房怎會成為政策,無房更本不是民意,85%比總統當選率都還高一倍。
如果我是買很多煙的小煙政府

要打房只能在卸任的前一年

或是卸任前幾個月來做

把燙手山竽丟給下一任反對黨去操心

絕不會在選前 除非嫌票太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