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有錢人和包租公的買房技巧?

sseakao wrote:
其實我一直有的納悶...(恕刪)

就是要加上時間的因素
除了入手時機外,時間累積下來的增值空間,會有讓你有租金收入等於或大於貸款支出的“機會”,當然也非絕對

短時間內如你所說,除非頭期籌碼夠多
要不就換個心態,補個價差,房子還是你的
持有的時間越長加上因時間因素而有更好的投報,也是能增加籌碼

但個人覺得若只夠有買一間屋的頭期款資金的話,先別想太多
槓桿開太大的投機,相比包租求安穩..兩者心態雖非完全抵觸,但還是有所不同的

能賺錢的事,我是絕對不會告訴你的。

要靠推你來賺錢的事,則是一定要推你下去的。




以房養房的最大盲點就是 一、房租 >= 本利 二、房子一直有人租 ,現實面很難穩定

有錢人和一般人的差別就是 沒房租也不會資金斷鏈。

銀行要不要貸給你第二、第三、第四間的 前提是 有沒有足夠的抵壓品

一般人是借房價的七成,市場向上時,你會感覺紙上富貴一直增加。

市場向下時,銀行一收傘、房客一退租,你的資金就斷了。


一般人槓桿玩太高,一斷資金就跳樓。



頭期款.房仲.房貸(之前可以超貸),房租,等房租差額累積到頭期款,重複流程
真正的有錢人包租公

1.他一定是本來日子就過得去(不缺錢)

2.他的物件一定是古早就買好了

簡單來說就是時代變遷!(就是靠後面的你們把房價炒上天)

你看看忠孝東路..名店街..西門町..那整片的店面跟房產最明顯!



以前買的房價,相對現在合理太多...早就繳完了,後面一直產生的都是純利!

現在買的都是天價...那只能算炒房..寄望的是盲目跟進的下一隻老鼠!而不是靠租金~


現在沒有當包租公的時空背景了!不要傻傻的~

問題出在你買的房子上面,既然有看窮爸爸富爸爸應該懂甚麼叫資產甚麼是負債吧.
你租金跟房貸月付款打平而已,左手進右手出,獲利與否只能靠賣掉房子才知道,並不是甚麼好的投資標的,房子也勉強算資產.
收入要大於支出才會有現金支持你購賣第二間、第三間,你可以做的事是減少歸還本金或是提高租金來提高投報率.

不是富二代就只能靠長期租金收入去得到第二筆頭期款,投報率決定資金累積的速度,你算一下就知道為何現在投資客不買房了.

有錢人買房的邏輯跟包租公差別應該很大,包租公看投報率,有錢人爽就買,不見得在意賺賠.

newlife520 wrote:
我有個困擾一兩年的...(恕刪)



借問一下
那個鼓勵別人超貸買案子的王派宏
現在有後續新聞嗎?
富爸爸的精髓在賺價差!!那段美好的日子已經遠去....台灣現階段只能賺年報酬率,畢竟房屋持有稅低與借貸稅率低,要當包租公還是有利可圖,只是會比較辛苦!!



newlife520 wrote:
我有個困擾一兩年的問...(恕刪)
幾個點吧!

1.你要先有第一間(這是門檻)才能以房養房

2.買的地點一定要好,既然要出租 臨近蛋黃區 商圈 捷運站不可少

3.套房一定要滿租,怎麼滿租?請看第二點 (現金流不能斷鍊)

4.要有被檢舉的心理準備,越好的區隔套房越來越嚴(隱藏性風險)

5.不隔套房怎麼賺?回到第一點 先有第一間不亂改隔局也能租,投報就沒套房好

6.爸媽走了留給你大筆遺產 以上五點都不用看了 人生從此一片光明。



newlife520 wrote:
我有個困擾一兩年的...(恕刪)


沒有人會像你這樣搞的,
如果是真的,那就是亂來。

我講幾個重點
1.黃框部份
雙薪11.4萬,收入屬於中下水準,
不建議採高槓桿操作。

2.藍框部份
現金水位過低,資產負債比率高達60%。

3.綠框部份
投資標的錯誤、投報率超低。


樓主應該還年輕,我給你的建議是
「穩定工作到老即可,若真要投資房產,
可改為低總價、高投報率產品」



簡單一句話就是賺利差而已.銀行給你2%利息,你能操作到收益是4%,這樣就有2%利息差.
積沙成塔就越變越多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