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台灣人是不是窮到只剩下房子。

年輕人窮到連房子都沒有

窮到只剩庫子 有房子根本是勝利組 哪算窮???
這篇是寫給24K年輕人,或收入不穩定的人看的。
主旨應該是規勸不要把收入全部投人繳納房貸,以免突然遭遇意外,沒有備用金的意思。
各位令人尊敬事業有成,沒貸款的大大,應該不會遇到這樣的窘境。
10萬元太誇張了,家庭備用金太少。
前面大大說得好,繳納貸款是另外一種存款(的形式),這是積極正面的想法,可以提供空方思考。
就算窮到剩房子...
需要10萬救急跟多數親友開口...
應該很容易借到吧?

反過來說..一個名下沒任何資產的人..有誰願意拿10萬借他?

所以年輕人要學著跟銀行打交道...
可是我覺得台灣人還是相較有錢啊~
起碼很多家庭都是有車有房的
不像香港很多家庭是沒車又沒房
窮得只剩房比起窮得連房車都沒有好

而且不論是高雄市區或是台北市區
路上一堆保時捷、寶馬、賓士在跑耶
有時候還能遇上超貴的跑車和勞斯萊斯

3dFPSone wrote:
台灣以前窮到只剩下...(恕刪)


你又懂特斯拉降價的原因了喔? 不懂裝懂
你買的股票不會也腰斬腰斬再腰斬?

把幾個不相關的湊一湊也可以發一篇文?

小班123 wrote:
你又懂特斯拉降價的...(恕刪)



真的,不懂這跟特斯拉要扯上什麼邊...

3dFPSone wrote:
台灣以前窮到只剩下...(恕刪)



錯.....是窮到沒錢,也沒房子....
jeel54321 wrote:
我一向認同巴菲特說...(恕刪)


巴菲特的說法是:「買目前的居所,是生平第三好的投資(第一和第二是結婚與鑽戒)。自住買房的重點在於為人生帶來的正面效益,而不是價格的上揚。」也就是買房擁有的是一間與家人同住的家,帶來心靈的富足。

而巴菲特對一般人投資的觀點是「對一般投資人而言,最佳的投資方式是投資在低成本指數型基金」

「擁有房貸」還可以抗通膨是什麼概念?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擁有債務」是一種投資的。

通膨 -3% 房貸 -2% 帶來的是每年 -5% 的損失。同樣的錢,投資個指數型基金按照長期股市平均投報率 7% 來說帶來的是每年 4% 的收益。就算你不投資,放在銀行定存 1% 至少也把通膨帶來的損失降到 -2%。如果你的不動產一年沒漲 3% 那就是負資產,更何況不動產流動性遠低於股市,在熊市是想拋都很難拋掉。

不過我認同房貸是很好的資金來源。利率只比通膨高一點,已經可以拿來套利很多投資商品了。
淺顯易懂的解釋
suomax wrote:
巴菲特的說法是:「...(恕刪)

3dFPSone wrote:
經濟危機 就像星星...(恕刪)



2008那場戲算利多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