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bill1234 wrote:
跌有二種情況漲個3~...(恕刪)
先注意一下德銀的股價和新聞吧,股價已經破 2008 和2016的低點,現在新聞是報導準備出脫亞太區股票,如果銀行狀況再惡化應該就有金融風暴的風險。
以下是 2016年德銀相關報導
https://youtu.be/c4o_b_XfQO8
small kim wrote:
不會是20年,以目...(恕刪)
文章借轉載,可否?
---------
台湾人口簡易區分:3456年級一個級别、7890一個級别。
購買房地產因素:錢錢錢最重要,再来是人。地點愈對上漲愈多,政府的交通建設,工業區,重劃區等影嚮最多。
台湾目前房價應該是3456年級推升上去的,貸款年限及利率是幫匈,那未來房價應該靠誰支撑?
政府主計總處替我們算人囗數,薪資所得。央行房貸利率,貸款年限也很透明。
那以前房價為什麼上漲的主因會很難了解?其實了不了解也沒什麼關係,分子分母都在變化。若可套用,致富很困難?
未來呢:先思考一下,7年級后可支撐未來房價您認為有幾成!如果您認為機率很高那高房價就可討論延續20年后。
(7年級生也應該不少人買房了,思考他們可支撐的房價一千萬以上的力道及未來89年級的延續性如何,如不能再降再想)
若認為目前是456年級在支撑(56年級又逐年接收34年級的財富),所以現在應該是56年級最占優勢故支撐10年內應可能,15年就有點勉強了。但說實話15年後會比較明郎對現在有房屋須求的助益不大。
以上風險如您認同,那目前個人購屋可負擔的能力就要嚴控,而10年后購屋人囗數及財力會下降很多且很有可能都市愈集中化,購屋市區首選(醫療&生活機能),次選交通便利。而新屋會比較好,就算買錯了,起碼也可以住個50年以上。~僅供參考。
------------------
ps:雖然現今56年級比7年級生后財富占有很大優勢,但資產在於不動產過重。勞保基金近八千憶,7年後破產,每年透支1100憶以上。
456年級人口數眾多,逐年領退休金及不納稅,想想~政府要如何救Y。勞保危險,健保也好不到那裡。
若真的有一天沒健保,那退休金要多少?若房價也縮水太嚴重,影響老年人延伸影響青壯人~這就不單是房價的問題了。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真是好笑看空的不買正...(恕刪)
不賣你說我套套,賣了你又說人家看漲又出清你是啥邏輯,什麼都講自己穩贏的,鬼一般的邏輯,你跟韓粉又有啥不同,理智看空合理,但拿出你自己的論點,別老是貼別人的文來證明,他只能證明你看空又沒自信只能拿別人的看法加在自己的看法上,
我不否認有些地方有跌,但也是有地方有漲,這種全面跌的看法根本就是蠢,也不可能,就如sars時期,也是有地方是在漲的,
自己賣全然只是換房需求,還好沒信這些空空如韓粉的智商所說的話,不然我現在還是停留在原地罷了,
理智分析才是致富之道,一昧的看新聞只會讓你的判斷受到有目的性的影響罷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試圖剝奪別人的利益來讓自己不勞而獲的行為不可取也不會為你帶來任何財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