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40年老公寓想換屋。面臨房價跟貸款問題。

先搞清楚自己手上有多少籌碼,還款能力如何?
多談幾家銀行(房貸市場搶很兇),才能瞭解有何選擇。

賣舊房(共有二間,可賣一間或全賣)、換中古大樓、縮小坪數(二人其實二房也夠),都是可行之道。
如果一定要指定地點、要新、又要大,自怨自艾換不到,於事有何益?

銀行貸款不適用信用問題去看

你只有一份薪水來說 卻要繳兩份房貸 每家銀行知道 哪會給你很好優惠?

通常只有拒絕份
你如果跟銀行說 信貸要買房 要買車

買空賣空 這件事情對銀行來說是很嚴謹!

評估得還是你手上一份薪水 其他都是多餘
謝謝大家。我決定先賣掉自己的兩房華廈。新屋45坪扣掉公設比後是三房兩衛,日後打算跟父母同住,新屋三房是父親一房。母親一房。我跟狗一房。我應該會將舊貸款繳清。再用兩房華廈去貸款,名義是投資或修繕。我們是打算兩房都賣掉拼一間新房。
未來房價要升的機會比較低,也應該不太會爆漲,所以打算先賣房就有新屋的頭期款,買了新再將父母從公寓搬到新屋。
因爲2018年雙親兩個都有跌倒跟骨折,所以。。。。。。

舊公寓是父母用標會在預售就買下。以前看土城看守所這邊十分冷門。我家的地址還要寫『看守所對面公寓』。

是的。我是低薪族。政府公布的平均薪資。我在低標。物價飛漲。薪水倒退。我的父母活在經濟起飛年代,老闆拿錢拜託你加班。我進入社會經濟情況改變,之後還有責任制。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入一年。


為何要賣電梯華廈呢?不懂~
直接換房就好.父母去住你買的電梯華廈,原本公寓再看著辦
你可以先搬出去租屋或者住公寓.

老人家可以趁機處理一些陳年舊物,該留的留,該處理的處理掉
換住電梯也方便活動,二房也方便打掃

原本的公寓好好裝修裝修,又是一條好漢
年輕人爬一爬樓梯有益身體健康

除非你這輩子都不婚不生,
不然就你規劃,賣二房買一房,除非那新房有4間以上,恐怕不夠住



我家是電梯二房給公婆住,旁邊再買高樓層公寓(30年貸款中)
就近好照顧又保有各自生活,小孩半夜哭鬧也不會吵到老人家

供參
現金流要先規劃好。
先買再賣,壓力大,舊房要賣,價格難堅持,仲介知道這點對你也不利。

如果想好了,舊房先拿出來賣賣看,有(相對)好價就出脫。
簽約時可以跟買家約定交屋晚一點,讓你們有時間搬家或看新房。

因為你的薪資,如果先買,怕貸款成數不如預期。
貸款成數不是只有看房子,銀行會評估你還款能力。
到時侯不足成數若未於期限內補足,之前付的錢是全部當成違約金。

二間都確定賣出,再買,比較保險。
記得先去銀行探探,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貸款多少?
約簽下去是白紙黑字。

一起住應是想照顧父母,不過現金流要算好。
除非父母還有不少現金,付完新房貸後,還夠自己生活和父母年老的緊急開銷嗎?
如果不行,樓上建議的換房住也是可行,最不痛的方法(我也有朋友用這招)。

zzzchen wrote:
為何要賣電梯華廈呢...(恕刪)


因為我的電梯華廈兩房-空間設計部分走道過窄, 輪椅過不去, 所以長輩跌倒,髖關節跟大腿骨折,手術出院後只能去住安養院.
目前已經搬回40年老公寓跟父母住, 我想了想, 一定要先賣掉一間房, 這樣也不用跟銀行貸款那麼多, 這樣可以先去買新房, 將雙親搬到電梯新房後, 再來賣40年老公寓-目前的想法.

有打算等雙親阿彌陀佛後, 再賣掉新房, 住小房就好.

這陣子看來看去, 父母熟悉的土城, 房價真是不可親, 最可親的在頂埔, 更可親的就是中洲路的[京美], 每次看到京美的單價跟空間, 都是心動. 可是想想晚上回家, 旁邊工廠, 附近的生活機能. 其實海山站的華固新綠洲我在預售有去問. 開60還說售光, 現在成交約42-45, 還好當時沒有買到, 不然貸款背到跑路. 可是華固的管理費聽說$100/坪阿.

現在的公設比, 其實買到45坪, 沒有想像中的大, 因為父母住了40年超低公設免管理費的公寓.
老人家的陳舊物品真的很可觀, 如果不處理, 可能要買60坪, 阿娘威.
我現在考慮的就是有電梯, 無障礙空間, 然後就是不要把雙親搬離熟悉的區域太遠.

真的很感恩大家的回覆.
政府資源都投注在北部
房子不貴很難
剛剛走在路上
電線桿上貼的房仲廣告
透天開價都不到5百萬
這裡買房相對輕鬆
說真的,暫且不要賣掉華廈.
我覺得先做個簡單裝潢(包含走廊拓寬+無障礙設施)是最好的方式
可考慮打通二房做滑軌式隔間對於老人家行動上是最方便的,你也好照顧
現階段盡量保守為好,老人家長照很需要錢(相信你應該有感)不要增加太多經濟負擔為好

如果公寓位置與價錢還行,建議你跟老人家討論看看
包含裡面的物品如何處理等等,畢竟那是他們原先居住的地方,有很多情感


ps.
新建電梯大樓公設因法規關係,基本都30%,我覺得可往中古屋方向找找

Costadiamond wrote:
因為我的電梯華廈兩房-空間設計部分走道過窄, 輪椅過不去, 所以長輩跌倒,髖關節跟大腿骨折,手術出院後只能去住安養院.
jiahsien wrote:
以前買房子真好Q.Q...(恕刪)

我要更正此說法
不論任何時刻,買房都很心酸艱苦...

二蔣時代.嚴格監管銀行,誰違規就殺.
1房貸無寬限期....購屋養房成本非常高
2房貸利率9%到10%...養房成本非常高
3房貸成數上限七成,不分權貴職業.購屋成本高
4房屋稅地價稅(對比低總價)...養房成本太高
所以房子是買來住,購屋養房成本高沒人炒房.

現在的房屋政策呢,銀行房貸寬鬆政策.
1寬限期...只付息不付本.購屋炒房成本低
2房貸利率1.5%到2%...養房炒房成本低
3房貸拉高成數,談權貴談職業..購屋成本太低
4政府青年購屋專案,房貸八成買氣強房價上漲
5房屋稅地價稅(對比高總價)...養房成本太低
建商代售餘屋雖然多也不怕,成本太輕可以熬.
懂了嗎,問題出在當權者是炒房或打房
所以,明年總統大選,審慎評估才投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