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價要升的機會比較低,也應該不太會爆漲,所以打算先賣房就有新屋的頭期款,買了新再將父母從公寓搬到新屋。
因爲2018年雙親兩個都有跌倒跟骨折,所以。。。。。。
舊公寓是父母用標會在預售就買下。以前看土城看守所這邊十分冷門。我家的地址還要寫『看守所對面公寓』。
是的。我是低薪族。政府公布的平均薪資。我在低標。物價飛漲。薪水倒退。我的父母活在經濟起飛年代,老闆拿錢拜託你加班。我進入社會經濟情況改變,之後還有責任制。真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入一年。
先買再賣,壓力大,舊房要賣,價格難堅持,仲介知道這點對你也不利。
如果想好了,舊房先拿出來賣賣看,有(相對)好價就出脫。
簽約時可以跟買家約定交屋晚一點,讓你們有時間搬家或看新房。
因為你的薪資,如果先買,怕貸款成數不如預期。
貸款成數不是只有看房子,銀行會評估你還款能力。
到時侯不足成數若未於期限內補足,之前付的錢是全部當成違約金。
二間都確定賣出,再買,比較保險。
記得先去銀行探探,自己的財務狀況,可以貸款多少?
約簽下去是白紙黑字。
一起住應是想照顧父母,不過現金流要算好。
除非父母還有不少現金,付完新房貸後,還夠自己生活和父母年老的緊急開銷嗎?
如果不行,樓上建議的換房住也是可行,最不痛的方法(我也有朋友用這招)。
zzzchen wrote:
為何要賣電梯華廈呢...(恕刪)
因為我的電梯華廈兩房-空間設計部分走道過窄, 輪椅過不去, 所以長輩跌倒,髖關節跟大腿骨折,手術出院後只能去住安養院.
目前已經搬回40年老公寓跟父母住, 我想了想, 一定要先賣掉一間房, 這樣也不用跟銀行貸款那麼多, 這樣可以先去買新房, 將雙親搬到電梯新房後, 再來賣40年老公寓-目前的想法.
有打算等雙親阿彌陀佛後, 再賣掉新房, 住小房就好.
這陣子看來看去, 父母熟悉的土城, 房價真是不可親, 最可親的在頂埔, 更可親的就是中洲路的[京美], 每次看到京美的單價跟空間, 都是心動. 可是想想晚上回家, 旁邊工廠, 附近的生活機能. 其實海山站的華固新綠洲我在預售有去問. 開60還說售光, 現在成交約42-45, 還好當時沒有買到, 不然貸款背到跑路. 可是華固的管理費聽說$100/坪阿.
現在的公設比, 其實買到45坪, 沒有想像中的大, 因為父母住了40年超低公設免管理費的公寓.
老人家的陳舊物品真的很可觀, 如果不處理, 可能要買60坪, 阿娘威.
我現在考慮的就是有電梯, 無障礙空間, 然後就是不要把雙親搬離熟悉的區域太遠.
真的很感恩大家的回覆.
jiahsien wrote:
以前買房子真好Q.Q...(恕刪)
我要更正此說法
不論任何時刻,買房都很心酸艱苦...
二蔣時代.嚴格監管銀行,誰違規就殺.
1房貸無寬限期....購屋養房成本非常高
2房貸利率9%到10%...養房成本非常高
3房貸成數上限七成,不分權貴職業.購屋成本高
4房屋稅地價稅(對比低總價)...養房成本太高
所以房子是買來住,購屋養房成本高沒人炒房.
現在的房屋政策呢,銀行房貸寬鬆政策.
1寬限期...只付息不付本.購屋炒房成本低
2房貸利率1.5%到2%...養房炒房成本低
3房貸拉高成數,談權貴談職業..購屋成本太低
4政府青年購屋專案,房貸八成買氣強房價上漲
5房屋稅地價稅(對比高總價)...養房成本太低
建商代售餘屋雖然多也不怕,成本太輕可以熬.
懂了嗎,問題出在當權者是炒房或打房
所以,明年總統大選,審慎評估才投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