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還在吵實坪制虛坪制的,真的不知道在吵什麼,搞清楚建築法規再來吵好嗎?

因為如果車坪制,
會更顯目前的房價過高,
所得房價比更高到不可思議。

我一直認為,
高房價是近年少子化,
經濟停滯不前的主因之一。

小葉叔叔 wrote:
你只看到表面沒去思...(恕刪)


好啊,那可不可以請你講講事件的核心在哪裡?

要用實坪要用虛坪我沒有意見
只要大家標準一致就好
但一直支持實坪制的人
可不可以拿出點有料的論述?

國父要革命也是要說服大多數的人跟著他一起幹
但支持實坪制的人說服大家的論述在哪裡?
大多數可以看到的
實坪制我不要買公設→公設是法定的,你不可以不買,不然就不要住
實坪制可以讓房價降→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實坪制可以杜絕奸商→真的嗎?所以國外用實坪制的都沒有奸商?
國外都用實坪制→純粹是外國月亮比較圓?那外國也沒有過中秋節跟清明節啊!

還有,回文請正大光明的回不用一併私訊
minhua0317 wrote:
實坪制我不要買公設→公設是法定的,你不可以不買,不然就不要住
實坪制可以讓房價降→是真的嗎?還是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
實坪制可以杜絕奸商→真的嗎?所以國外用實坪制的都沒有奸商?
國外都用實坪制→純粹是外國月亮比較圓?那外國也沒有過中秋節跟清明節啊!...(恕刪)


你都答對了..
實坪制不見得可以使台灣房價降低..
但是可以凸顯出來台灣房價的離譜..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其實在都會區,大部份住宅都是大樓,尤其住過管理很好的大樓,享受到安全的管理以及可以代收網購的便利之後,一定回不去住沒有管理的大樓或透天.....
你自己答案不都講出來了
話術空間少這麼多還能不吵嗎

minhua0317 wrote:
用虛坪制,sales會告訴你,你買了60坪,公設比30%,每坪25萬,總價要1500萬
用實坪制,sales會告訴你,你買了42坪,每坪35.7萬,總價要1500萬,另有公設18坪
請問上述兩個哪裡不一樣?...(恕刪)
樓主高估台灣消費者的智慧了,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拿出來吵,表示大家的智商維持的很好
買透天就實坪制,

一般大樓 權狀內容有主建物 陽台 雨遮 公設 坪數個別登載,
要算成實坪制也可以,就拿主建物出來算,不過有的有二工實際室內較大,
一般業界都把有登記的合再一起算 包著一起賣 再告訴你公設多少%...

總價不變40坪3房感覺合理,如果你聽到23坪3房 怎麼這貴....
誠然若都按照公定標準(如果有的話), 實坪跟虛坪只是換算方式, 但問題是由於虛坪無法丈量, 就成為房地產不透明的阻礙.

車道算停車位還是公設? 機車位併入車道還是公設? 防空避難室以車位計價還是公設單價計價?

之前還有雨遮可以拿來攤公設哩.

一樓店面跟一樓公設, 公設比都是33%, 是消費者傻, 還是建商掌握扭曲空間術?

每次看到基本公設27%起跳就快笑死, 那公設比22%的建案建照怎麼拿的? 送錢嗎?

不動產不透明, 就是提供詐騙的溫床. 不動產法規真的不難, 但有多少人有能力精力會去K法規?

實坪制的目標就是讓虛坪變成邊際價值, 讓購屋者心理可以評斷, 我願不願意為A建案較好公設實坪單價比B建案多5萬.

實坪制重頭到尾就是讓價格更透明更穩定.

至於改實坪制讓大幅下跌, 您就別擔心了, 整體的總價還是跟利息跟區域規劃有關, 改實坪並不會讓購屋者覺得更貴買不下去.
歷史共業?

現在就算不計入公設價錢好了(當然不可能)

那早期購買高公設建物的人可以跟建商求償,順便申請國賠?


mob-k wrote:

你自己答案不都講出來了
話術空間少這麼多還能不吵嗎

minhua0317 wrote:
用虛坪制,sales會告訴你,你買了60坪,公設比30%,每坪25萬,總價要1500萬
用實坪制,sales會告訴你,你買了42坪,每坪35.7萬,總價要1500萬,另有公設18坪
請問上述兩個哪裡不一樣?...(恕刪)

...(恕刪)


其實目前的法規, 還有很多問題, 讓建商有洞可以鑽 !!

例如 :

社區停車場的車道, 要計算在大公, 或是小公, 還是算在車位的坪數內?
所以才會, 有的建商的車位
一樣是大車位,
卻有的會是 11-12 坪, 有的是 5-6 坪.
但是都一樣賣同樣貴的價格, 的情況出現
但卻都是合法的...
但卻都是合法的...
但卻都是合法的...

您不覺得很奇怪嗎 ?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