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全球獨有的台灣公設比到底是誰制定的?

同意樓主的訴求,
我也是這樣認為,我們台灣人的問題就是:仔細的工作與制度做不來,偏要本末倒置亂七八糟做一堆,
每個建案的建物與土地間本來依照都市計畫與法規會有其一定比例的公設,這沒問題,
但,住宅銷售時納入公設面積計算是哪招?脫褲子放屁。
我在東京買了兩間公寓房,也看過無數物件包括預售,
所有賣價是以室內實際面積計算,很清楚,
至於公設好一點的,像是有一樓接待咖啡廳的,兩部電梯,頂樓有花園或客房的,就會反應在銷售單價上與管理費用啊。
這樣不是一清二楚嗎?
台灣看房,每次都要在那邊計算實坪是多少? 感覺是脫褲子放屁。
對了,日本也沒什麼雨遮面積,陽台面積,一切就是室內面積為銷售依據。
lichujen wrote:


難不難問你自己,...(恕刪)



要啊,你敢開出來就試試看啊?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 有差嗎
deepnet wrote:
放眼全世界沒有把公...(恕刪)
deepnet wrote:

有閱讀障礙嗎? 我...(恕刪)


我也這樣覺得奇怪,計算公設比是為了要方便未來跟中國統一嗎?

明明無敵超級明顯的實坪制就是比較公平簡單,硬是要訂個公設比來漲價,許多政府獎勵容積根本不用算在公設比內,建商壟斷單價 壟斷公設比,公設比的計算根本可笑。

基本公設只要大廳 收發室 停車場 垃圾收集室 電梯 樓梯,而這些加起來會到30%?為什麼國外的大廈都不到20%? 台灣計算公設方式跟國際不一樣? 一坪當兩坪賣?
話說⋯⋯覺得沒差的為什麼要反對實坪制?

做了你就知道有沒有差了,這個制度在台灣比抽空屋稅還更有影響力,實坪制之後不想蓋公設的建商未來就自然而然被淘汰好了,雖然在台灣沒得選擇⋯⋯⋯😢
香港
lichujen wrote:
難不難問你自己,現...(恕刪)
lichujen wrote:



要怎麼回答?買...(恕刪)


如果依人口比例來算,台灣獨特的公設比設定不到全世界1%

若依國家來算這種獨特的公設比比例 ,就是1/全世界國家數,你可以算算幾%。
lichujen wrote:
香港


香港公設比超過30%講一下有幾家,是不是都超級豪宅?  台灣建商什麼咖賣30~40%?
所以掩耳盜領很聰明,看了比較爽?
如果我是買方,我會希望我的房子一坪100萬,聽起來有比較高級。

lichujen wrote:
難不難問你自己,現在...(恕刪)
playcat017 wrote:
所以掩耳盜領很聰明,...(恕刪)


反過來說現在的計算方式更是掩耳盜鈴,說買到50坪,結果也才33坪大。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