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tis Lucis wrote:
說真的,隔音好壞,...(恕刪)
我自己的方法給大家參考:
1. 同層和上層的房間用正常和稍大的力道關門,樓下房間關門後聽聽聲音和共振的感覺
2. 拿一個橡膠球(很小很硬很會彈的那種),用相同的高度自由落體放下,樓下的房間關門聆聽聲音和共振的感覺
3. 樓上用力走路,樓下關門聆聽
4. 樓上馬桶沖水,樓下關門聆聽
5. 手機撥放相同音量的音樂,隔壁房間關門聆聽
以上方法雖不能精確得到隔音數值,但是可以測試看看正常生活中,這些聲音有多少的影響,也能比較這些房子間的差異
文字很難形容,不過實際上多聽幾個房子就大概能體會,我自己用這方法看了快50間房子,可惜不包含我前幾年買的

谁知道是不是在制造问题?
噪音来源非常多,
现实中用法令来规范,
这样真的能够改善吗?
50几个分贝,
(40分贝与50分贝表面上看是减少10,数据内涵是差10倍),
要变成隔音室(录音室)等级也做的到,
问题是要多少钱来达到这个目标。
到底需要增加多少成本,
才可能达到50几分贝的要求?
这些如果没有好好的用专业知识去了解,
(假设一坪造价会增加2万元,?)
这种法规的可行性就会变成微乎其微了。
光頭上的跳蚤 wrote:
照摟主PO的..不知...(恕刪)
現在建案的代銷一定不敢告訴你這個訊息, 因為明年7月1日以後申請建照的新建案才適用這個標準, 現在的建案不適用這個法規; 半年多之後就能買到隔音更好的房子, 若大家都知道這個訊息, 現在的房子要賣給誰? 明年正式實施後大家都知道了這個訊息, 現在持有舊法規的房子怎麼脫手轉賣?
這種問題就好像汽車即將改款, 舊車款當然要盡快賣出, 沒做功課的消費者才剛買到車, 沒多久就發現手上的車變成舊款, 配備差且入手價格居然和改款新車沒甚麼差別, 有時候甚至更貴...

我選擇等一等, 如果有人想現在買房子我也沒意見, 畢竟有能力買房子是好事, 對不對?

不然買到
樓上拉椅子赤腳走路關門沖馬桶泡澡
通通聽的一清二楚
外觀再潮裝修再美的房子
都只會是惡夢一場而已
但要買之前沒人管隔音的房子
只能靠自己了
一個買房子測試樓板隔音好壞的好方法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