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三年寬限期將近,賣壓會一一出現

對於寬限期 & 低利率房貸
樓上有幾位發文認為不是問題

個人就假設有此認知的人為
1.無買房經驗 or 未經歷過房市慘淡時期
2.口袋深,收入高

基本上,第二類的人,在此發文就有點無聊了
而第一類者,建議 google 一下

再次聲明,個人不是看衰房市!!!! 個人無法從中獲利!
而是一再提醒,"在高峰 2015 ~ 2016 進房市,無論自住or投資"

不要小看未來幾年,自身貸款支出的成長比例
尤其是 30 年房貸 + 只有自備一成者 (事實上當時多數銀貸絕對都是90%以上超貸)

如自身原本就"口袋深,收入高"不在此限


sardine001 wrote:
買房不是自住,就是出租,為什麼要賣?

中國房貸利率4.89%-5.26%,大馬4.5%都没事,台灣才1.8%為什麼很慘?.(恕刪)


因為低薪阿
中國利率高但相對的他們的薪資平均每年都是大幅成長
一線城市薪資老早超越台灣
當你薪資一直在成長的時候
你就不會在意那個利率
因為先借 以後在還 = 賺到
看父母那輩的近10%利率雖高
但每個貸款買的 現在看都是賺到
因為以前房子幾萬塊而已 現在變幾百萬甚至千萬
可是你覺得現在一千萬的房子 過個20年或30年以後會變成10億嗎?
不可能!
為什麼?
因為台灣已經過了那個經濟成長快速的時代了
而台灣目前的狀況就是
不要比以前差就是好
以前當學生的時候
老師就跟我們說他同學在竹科每個都百萬年薪以上
就他當老師賺最少
當完兵+工作快20年
同學會問問
百萬年薪的人 不多
20年的時間 父母那輩的
月薪都是從幾千塊變成幾萬塊
台灣薪資已經停滯20年
跟你說10年後 一般大學生出社會薪資還是很難超過30K
房價必須對應薪資才有支撐







恬適生活 wrote:
對於寬限期 & 低...(恕刪)
樓主說的很好啊!
樓主的提醒適用於任何投資,不論房產,股票,基金.....都該量力而為,
股票市場不斷創下歷史高點,
可能繼續不斷創新高,
也可能幾天就跌掉幾十%,
投資者繼續撈錢是他們的本事,
投資者只對自己口袋負責

我也相信,在這裡回文的人
1. 有些連買房的經驗都沒有
2. 有些連買房的頭期款都沒有

基本上,這二類的人,在此回勸世文就有點無聊了

個人比較期待,最近被斷頭出場,已獲利了結出場或自認是秋收冬藏.持盈保泰的房產投資者跟大家分享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樓主說的很好啊!樓主...(恕刪)


鯊魚大海外的算嗎

terrybog wrote:
鯊魚大海外的算嗎...(恕刪)
當然算啦!
一堆人被套在國外的房地產,投資只要會賺錢當然是本事,"分享經驗"就是做功德!

terrybog您又認錯人了,我的id是沙丁魚不是鯊魚啦!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1. 有些連買房的經驗都沒有
2. 有些連買房的頭期款都沒有
基本上,這二類的人,在此回勸世文就有點無聊了
個人比較期待,最近被斷頭出場,已獲利了結出場或自認是秋收冬藏.持盈保泰的房產投資者跟大家分享



看完這棟樓
我真心覺得我手上買的四間房子絕對是保值的


01向來是反指標
整個討論串都在夢想一個崩盤後可以接便宜房子的氛圍
就知道人對房子的野心持續存在的

就像常常在作夢看可不可以中樂透一樣
因2月適逢春節連假,讓整體工作天數較少,五大行庫新承做房貸金額新台幣288.12億元,月減187.7億元。

根據央行統計,2月新承做青安貸款為53.3億元,雖較上月的86.6億元少了33.3億元,然卻占整體新承做房貸比重約18.5%,較上月的18.2%增加0.3個百分點。

吳懿娟指出,今年前2月6都移轉棟數年增9.8%,且信義房價指數顯示,北市與新北市在月增率、年增率上皆呈現正成長,顯示今年前2月主要都會區房市呈「量價齊揚」。她表示目前房市處於「盤整、持穩」,但由於移轉棟數的數據只有6都,加上信義房價指數只包含雙北資訊,尚無法推斷房市是否已觸底反彈。

貸款量變少,已經三年還沒打趴在地。房市也太會撐了。多多希望買來保值丶套套希望投資獲利丶空空希望買個一折來住。立埸雖不同,說到底大家還是有需求吧。
每年每天都嘛有人寬限期到期,這標題是要表達在那高點買的寬限期一到就死了?
記得2015、2016年時央行也是在搞那信用管制,一堆要交屋的也是在那頭抱著燒,
結果呢?還不是在那亂搞,又這樣沒事了!
kennychu123 wrote:
每年每天都嘛有人寬限期到期,這標題是要表達在那高點買的寬限期一到就死了?...(恕刪)



房價漲跌大不同啊.

前幾年房價一直漲
寬限期還沒到,投資客手上的房子早一堆人搶著接

誰在管寬限期??


這兩年房價不漲
一堆小額投資人早就已經是靠著寬限期以拖待變.

眼下卻是越拖越不妙
許多2013後進場的投資人入手房價又過高

即是滿租無空窗期
每月租金與貸款利息早已勘勘相抵

寬限期一過

數倍於利息的本金攤還壓力馬上排山倒海而來..



原來2015~2016是高峰阿?
我怎麼覺得在這之前sway還有01的空空就一直在喊空還有跌了
台灣央行2015 9月開始降息 就算回昇 也頂多回到2015 9月的水平 (至少要連昇4季)

原來2015 9月之前的利息很高 ? 高到房產一直漲 ?
恕我駑鈍無法理解

寬限期也不是進幾年才有的 難不成自住客一輩子寬限都不繳本金??
自身能力是否繳的出3年後的本金加息 早該考慮進去了吧

為了避免人家說我是沒有買房經驗的小魯
我聲明一下 我有房子在繳貸款 目前活得很好
央行日後升息對我來說一個月就差幾百而已 我不會因此要認賠殺出或是去燒炭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