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zero90 wrote:日本移居大量的中國人當農漁業工作人員嗎? 澳洲倒是有..而且台灣的政策跟澳洲還非常像感覺應該是抄澳洲的..就是至少在澳洲唸二專以上,然後從事農牧相關產業,幾年後給居留權,然後給移民台灣跟澳洲很像,都是在農牧產業非常發達,產量當然沒有澳洲大,但技術很好蔬菜水果就不用說了,農業科技世界知名,至少在亞洲排前段班畜牧業如養豬、雞、鴨,在口蹄疫之前,豬占很重要的出口份額;雞鴨的養殖科技、技術在東南亞中也一直扮演技術輸出國的角色。日本、美國幫台灣培養出非常多優秀教授、人才台灣漁業就更強了,向來是技術輸出國,遠洋漁船數量世界第一(想不到吧!)、高經濟價值的鮪魚捕撈量曾拿過世界第二,現在依然非常強(龍頭是豐群水產,薪水非常非常好,但人才要求度也不低)澳洲年輕人跟台灣一樣,也不喜歡做農畜產業,所以澳洲就招募年輕人到澳洲唸書(順便強化學校招收問題),做農畜產業,然後給予居留權、移民資格我有台大學弟就去澳洲再唸農業二專,移民後轉去南美做畜牧產品的trader(他現在會講中英西葡四國語言)至於上面有人提到的精緻農業,應該是農經博士的李登輝開始倡導台灣一直往這條路上邁進,包含我自己其中一家公司也算精緻農業衍生的一環高單價的農產品、再加工品/食品、品牌加值等,產值已經非常非常高了我覺得這政策正確、早該這樣做台灣年輕人失業,但你叫他去鄉下養豬,願意嗎?去種田,願意嗎?理由一大堆,我怕熱、我手沒力、很臭、早上我起不來...沒人力,怎提高糧食自給率?未來一定會再次發生的糧食大戰,現在三十多趴的糧食自給率怎夠台灣人吃?不然大家就得接受中國買下所有進入國際市場的糧食,台灣只能用更高價想辦法分一些(目前已經是類似狀況,如果你有關注CBOT等期貨所)黃豆、玉米、小麥是糧食、畜產業根本,台灣再加上白米,台灣目前有非常多閒置農地,政府每年補貼不如利用台灣的農業科技,強化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馬英九時期做的,這在農業上很務實前瞻),以機械化方式提升糧食自給率做好基礎農業,以基礎農業作精緻農業的根本台灣農業已經出現很大斷層,如果台灣年輕人不願意做,那給願意來台灣做的人適當的鼓勵(移民、補貼),也是件好事
也貼個新聞請宇宙大看一下回泰國都有24K!台灣薪資低到泰勞合約滿期「急著逃離鬼島」http://www.teepr.com/878843/eudorakao/台灣薪資低/這也是2018/1月, 最近的新聞而已你相信林萬億講的, 還是相信外勞的親身經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