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因應未來趨勢房價高漲後的感想


union0 wrote:
年紀輕輕講話不要那麼...(恕刪)


我也覺得有些人講話很無禮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狀況與際遇 怎麼可以輕易地利用網路來講那些有的沒的
除非每層樓都有50坪以上的獨立空間 不然還是不要這樣搞
光是洗衣 曬衣 廚房使用就有得喬了
偶爾帶個朋友來開趴綁手綁腳的
以後有小孩問題還會更多
大家擔心這樣做會有婆媳問題
其實樓主這情況
比起一對一住一起乾瞪眼的婆媳問題要來的輕

如果婆婆太機車
兩個媳婦會聯合起來

如果單一媳婦太機車
另一組的婆媳也能壓制

這種三個女人的三角關係
反而有助於壓抑婆媳問題
女人間的情感關係是很微妙的

但是這是指比起一對一住在一起的婆媳來說
現代女性多數還是不願意跟婆婆住一起就是
兄弟的老婆都自願的話
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csassault20 wrote: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代...(恕刪)


勸你不要!
親人要維持感情好,就住近一點,但是不要住一起.
一起住久了一定有衝突,就連夫妻間都會有衝突了何況...

簡單說一件事,一樓廁所誰掃?
沒人掃媽媽忍不住念,會唸誰?見誰念誰,也可能會習慣就只念誰!
被念的就會不平衡了.

兩家輪吧!怎麼輪?難道所有事都要訂規矩?誰訂?
每個人標準不一樣,廁所髒了沒人洗受不了,但其他人可能覺得不髒阿!

很多生活小事剛開始會包容,久了就詬病!

你們家,或許會很好,也可能不會,但是
我的選擇是避免.
JIN DER LAND OFFICE

JINDERLANDOFFICE wrote:
勸你不要!親人要維...(恕刪)


+1

感情之外,財產共有,未來會有無比麻煩,
試舉幾例:
1.其中一家要換工作到遠地,根本沒在住卻無法處置?另外買房想賣掉房子?
2.其中一家失業不繳房貸,然後說先欠著,未來賣掉才還你房貸時怎麼辦?
3.未來財產給雙方小孩後,產權複雜無法動,其中一個子孫拿持分的權狀貸款,整間房子就被卡住了.

建議買完後,要做分割分戶,變成獨立的公寓,不同出入口.
可以買電梯大樓啊,大家住在不同棟或是樓層,有一點距離感情會比較好也不會有衝突,父母小孩也可就近照顧也不會有產權問題,什麼都解決了。
亲兄弟明算账!
财产归属有没有办法明定?(有法律效果的文件)
版主说的状况,
其实有一个前提,
如果兄弟的两个老婆都没有上班,
经济是依靠男人供给,
这样可能性比较高。
另外,
家中长辈,
要能够做到:
装聋作哑,
有看到当成没看到,
有听到当成没听到。
尤其当婆婆的,
能不能不多说一些人家不爱听的话,
能不能话到喉头再吞回去而不会感到很委屈?
最好是两个兄弟收入都能够超过一般家庭的收入以上,
这样基本上就消除了3代入的基本矛盾了。
csassault20 wrote: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代...(恕刪)


我們在日本的住宅公園參觀過不同工務店的各種 "2世帯住宅"

設計通常是父母不爬梯住一樓, 子供(子孫輩住樓上)爬樓梯
玄関げんかん共用, 進來後是一個門和一個往上的樓梯, 門通往一樓 , 樓梯通往二樓
一樓和二樓都各有一個廚房, 分別開伙 , 婆媳不搶廚房
一樓雖然只住祖父母二個人,但客廳和廚房都比較大, 樓上可以下來聚餐

通常都是由舊住宅改建 , 父母的平房改建為二階/三階建
比較沒有產權的問題

如果是兄弟合資?
繳完貸款已經是20-30年之後, 大概也是要退休,第三代也長大了, 如果有個萬一,叔姪如何分產????
產權要先分清楚

還有,台灣的人口在減少, 空屋卻很多, 可以預知將來會和日本一樣, 會20年一路跌
現在買房? 將來一定跌, 買貴的房價貸款還是要照付
只是因為政府政策及銀行資金寬鬆,炒房人口眾多,資訊不公開,壟斷房價, 房價才被拉住而緩降

還沒結婚前,大家都很好。

結婚後都很有問題。

最好是同一個社區買不同樓層。各自生活分開比較好。想看看爸媽,按個樓層就到了。

每個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習慣。

親兄弟也一樣,同一個爸媽生的,親兄弟也會有很大不同的生活習慣。勉強住一起只會吵架而已。

以前沒問題是沒得選,

當你出社會,自己賺錢有得選的時候,就不一定願意曲就了。
處的好的話 很理想
處不好的話 就慘了
建議先認真考慮各成員個性後決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