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的價值不只有買東西而已,未來的店面價值在服務與體驗說得很好 我知道很多人都去店面(相機街.光華.燦坤.百貨公司鞋店.誠品書局.........)享受服務跟體驗 然後回家上網買 我知道這樣很不道德 但事實擺在眼前 據我所知道大陸人也都是這樣 所以大陸店面更慘淡
小摩星 wrote:現在實體一直委縮,網購一直成長,主因就是成本不對等店面看店租人流成本,網購看商品設計時間成本 實體店面還是需要的只是不需要被投資客炒作不需要一定要在人潮多的地方實體店面主要是給網購商品取貨付費 展示 還有體驗用的地方因為有網購的支撐所以可以開在更多租金合理或便宜的地方而不是給地主吸血用的
深有同感,而且親身經歷,現在我都在FB上面買水果滷味泡菜,在AIRBNB上面找民宿,在MOMO購物網站找軟殼撥水外套,在PCHOME上面買冷氣,在奇摩購物買電視,在GOHAPPY上面買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酸菜白肉鍋衛生紙,,,,,,,,,,,,,,,,,,,,,,而且很多商品交易都不開發票的,只要東西夠便宜,開不開發票跟我沒關係,,,,,,,,,,,,,,,,,,,,,,這陣子認識一位祖母級的臉友,靠著好手藝,夏天賣芒果青,蜜餞,滷味,,,,,冬天賣泡菜,賺進自己的生活費與社交人際互動,忙得不亦樂乎,這些政府怎麼管??現在臉書流行直播叫賣,政府要怎麼管???除了抱怨低薪之外,更實際的是如何善用網路,增加自己的技能,製造現金流,自己當老闆找活路
實體店面要生存就是要體驗跟服務,例如烘焙教室,COSTCO,醫美診所,健身中心,特色住宿,,,,,都是網路無法取代的逛街社交學習的體驗功能,而且拜科技網路進步所賜,很多特許獨立壟斷的事業,不再是鐵板一塊,而是已經出現縫隙,藉由綜效與異業結盟,沒有什麼背景關係的人,都可以跳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