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cdy wrote:
有空去參觀一下這...(恕刪)
一開始當然都是一些上班族白老鼠,早在台中市長林佳龍當選後,市府就針對500大企業員工,記住是限定500大企業員工優先訂購社會住宅,然後再放寬給一般勞工,接著如果還賣不掉,再放寬給一般民眾,再沒清完,就以租代買,集合式住宅也是一樣的情形,剛開始也是不錯的,隨著社區住戶越來越雜,又多半是善良不惹事的上班族,很容易被黑道介入社區公共設施的維護綁標,除非社區住的都是些比較有能力的住戶例如律師教師醫師,但真的社會有頭臉的會買社會住宅嗎?只靠單純上班族要維持管委會清廉恐怕很難,接著一樓開始有了八大行業,社區組成越來越複雜,也相對影響了房價,一坪8萬以下的集會式住宅市區到處有,要了解原因其實不難,我們社區當初也是黑道介入,住了一堆八大,後來住戶集體抗爭與黑道斡旋才有今天都是外國白領入住的成果,換成住戶組成都是一般上班族有可能跟黑道斡旋的能力嗎?
社會住宅剛開始時,同事間也是有討論的,大多夫妻原有一房,大多討論著要不要再購入社會住宅,結論通常是變相鼓勵再炒房罷了,取得成本低廉,很是令人心動,後來綜合討論的結果,不買的居多,原因是沒必要為了那一坪6萬多的差價,去賭這差價來背貸款,畢竟價錢決定住戶品質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再者社會住宅脫手換現不易也是許多人卻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