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彭淮南在立院備詢時曾說,若以實坪來算,台北房價比東京貴,黃舒衛表示,以現在來看,不用換算實坪,台北市豪宅目前均價一坪150萬元,已比東京109萬元還高,若依日本室內實坪計算方式,則比東京高出近一倍。這不是幾天前才說的嗎?軟著路...是指緩跌吧?
以下個人觀感,看看就好只看這篇內容,軟著陸一說根本禁不起推敲軟著陸完成的說法,立基點是今年的交易量回溫但這個數據跟房價是否是盤整完成,還是蘊釀下一波下跌,根本完全沒有任何指標關係而另一個數據說明,今年的交易量回溫,是剛需進場(自住客)撐起來的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前幾年房價高時的剛需被擠壓不出手房價跌了一波後,原本被壓抑的剛需進場,造成今年房市回溫的現象如果依此推論這根本不是房市已回溫的訊號而是要接著跌的警訊剛性需求是穩定的,現在的房市回溫是累積了幾年的剛需進場造成的短期效果等這波剛性需求該買的買完了,房市剩下什麼? 沒有剛性需求,也沒有投資炒房客(這篇文中也提到政策讓炒房下降)房價不繼續下修? 還可以反彈再創高峰嗎?綜觀臺灣的空屋率跟人口結構只要沒有炒房客,剛性需求未來20年都是逐年下降的所以房價要上漲(別說上漲啦~ 維持現在的價格就很厲害了),只有靠炒作而如果炒房客被政策壓抑房價就會回歸市場機制而評估房價"合理"範圍的有效工具,就是房價租賃比前幾年在臺灣講房價租賃比時會被笑,因為根本脫離現實。合理的房價租賃比在200~250之間(房價是該房月租金的200~250倍左右),而臺灣實際的房價租賃比最低大概都400起跳,600~800的一大堆因為房價租賃比的基礎,是在純剛需創造的市場機制下的結果如果房租一萬,房價200萬,因為只要用繳房租的錢,繳20年,就可以擁有這間房子,自住客會進場買房。造成房價上漲,如果漲到房價250萬以上,自住客會收手(要超過25年才能持有),讓房價穩定在這個區間所以要說臺灣的房價,除非投資客繼續進場炒作,不然單靠剛需的話,這一波房價的目標點應該在房價租賃比300以下會不會跌破250這個界限,要看其他條件回歸剛需來看,我認為跌到150都不意外原因來自臺灣的少子化非常嚴重,上一輩只要有點能力的,手上房產都好幾間我同事家裡有三間房,兩間租人,一間自住(還在繳房貸,另兩間的租金拿來繳這間的房貸)他家只有他父母、姐姐跟他共四人就算未來他跟他姐各繼承一間房,也還多一間,這多的一間還是會進入租屋市場或售屋市場而他根本就不需要買房因為上一輩屯積了太多房產,下一輩的人數又逐年下降,未來20年,年輕人只要繼承就可以滿足住屋需求所以剛性需求只會下降不會上升。所以以剛需來看,合理房價租賃比會更低當然這是只考慮剛需,我不是說房價會跌破100未來可能影響房價的因素還很多誰都說不準,但以現在的狀況來看,要說這波房價已經盤整結束,我個人是認為在睜眼說瞎話
軟著陸的意思就是,總裁成功阻止投資客跳樓自殺了,不然除了海葬,台灣沒有那麼多福地埋他們屍體.要讓這些投資客慢慢地用這輩子的生命去還貸款.大汗麻煩解釋一下,為什麼不知道自己的銀行戶頭買了600萬基金?10/10 說自己帳戶1100萬10/13 說自己10/12買了600萬基金這麼喜歡在01發文說房子好棒棒,買基金之前完全不上01探風頭.從這些事情來推斷,可見買基金這件事情,根本不是大汗作主的.大汗只有權力看得到權狀,但是沒有權力決定事情.你在家是不是被禁治產呀?房地產慘淡2年了,竟然拿103年出版的書吹捧房地產.怎麼自吹自擂眼光到位的大汗,會推薦過期的書呢?鼓吹買房很厲害,推薦一本書就二二六六的.這樣說不通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