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投資房地產一問(自住換屋)

findlife wrote:
你的舉例很好懂,謝謝你的回覆...(恕刪)

不客氣,^.^
其實計算資產也未必要全用現金計算。

先用股票舉個例子。台積電80元時,用80萬買了10張台積電。
中間有賣出買回數次,當台積電漲到160元時,手上剩下8張台積電。
如果這輩子就離開股市或是不再買台積電(0-->0),那160/10*8=128萬。賺到了48萬。
但是如果不可能離開股市,繼續持有台積電(10-->8),那其實不是賺,是賠了兩張台積電(假設前後配息相同)。

同樣,同地區房子可以大約用房租(不含家具裝潢)來客觀計算房子的價值。
但是因為房子會受偏好、生活圈、資金..等等主觀因數的影響。價值相當的房子也會有最高大約30%的價格差異。
如果你賣掉了一間租金1萬的房子,然後用同樣或更低的價錢去買到同地區1.2萬租金的房子(不減低喜好度)。
那也可以算賺到0.2間房子和部分現金。

反過來說,如果賣掉一間租金1萬的房子,然後買回一間租金7千的房子和多了100萬現金。
感覺好像賺100萬,其實應該是賠了。


PS.計算房租時不能含家具和新裝潢進去算,家具和裝潢是短期內要攤提的。含進去算就讓誤差大了。
happywork01 wrote:
其實計算資產也未必...(恕刪)


很詳細很淺顯易懂

原來租金是這個意思

謝謝您的傾囊相授
土地增值稅也要算進去成本
findlife wrote:
買房子銀行貸款約7...(恕刪)
findlife wrote:
買房子銀行貸款約7~8成.暫以7成計算.
400*30%=120萬(自備款)
400*70%=280萬(貸款)
280/20年/12月=11700(每月攤還)+利息(2%/12月)

假設我住了十年(也就是貸款繳了十年)

在房價到600萬時賣掉,跟原本買入的400萬比起來我賺了200萬

但是我多付的利息,還有因為是自住屋,如果賣掉,我是不是要買低於400萬的房型,這樣我才有賺呢?

請問要如何計算我的淨利呢?(把多繳的利息了算進去,把我還要再另一間房子的錢也算進去,我這樣到底有賺嗎?)


sardine001 wrote:
看不太懂,請問現在這間400萬房子,如果出租是多少錢?


findlife wrote:
約1萬5~2萬(2房1廳1廚1衛,約30坪,有陽台)台中


別人的精算我都看不懂,樓主真聰明都看的明白!

我用自己的算法給你參考

租金約1萬5~2萬,算15,000好了,
投報率必須大於房貸利率2%,
15,000x12/4,000,000=4.5% (超優)

頭期款等於投資金額=120萬
自住也要算租金=15,000/月
280萬貸20年=月付14,164(2%利率)
15,000(租金收入)-14,164(貸款支出)=836(餘額存入貸款帳戶)



600萬(10年後賣價)-1,428,466(房貸餘額)=4,571,534
對我來說
投資120萬,10年後拿回457萬,超級厲害!
(457-120)/120=280%的獲利率,超級厲害!


接著去買400萬的房子,有2個選項,
現金買或跟第1間房一樣辦房貸
付120萬頭期款,剩下的錢存入貸款帳戶,這樣不用付利息又可以隨時可以拿出來週轉。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我用自己的算法給你參考(恕刪)


原來是這樣算,難怪要先知道租金價格

假設賣掉房子前的這十年,因為現金不夠且很緊縮,逼的要縮衣節食或是多兼差,或是有時暫時刷卡度日

然後撐到十年後賣掉賺到淨利再把一些小負債清一清,那算是買房等於逼自己存款了,但是賣房前會有壓力的過日子

感謝您詳細的精算回覆






findlife wrote:
假設賣掉房子前的這十年,因為現金不夠且很緊縮,逼的要縮衣節食或是多兼差,或是有時暫時刷卡度日

然後撐到十年後賣掉賺到淨利再把一些小負債清一清,那算是買房等於逼自己存款了,但是賣房前會有壓力的過日子
對我而言,觀念不對!
不能負擔就是會有法拍風險,是投機不是投資。

收入不夠付貸款,有2個選項
延長貸款年限,例如30年,月繳變成10,349,輕鬆很多

600萬(10年後賣價)-204萬(房貸餘額)=396萬
對我來說
投資120萬,10年後拿回396萬,非常厲害!
(396-120)/120=230%的獲利率,非常厲害!



你不能住這裡,跟你的收入不符,去租你負擔的起的房子,
這間應該租人1萬5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sardine001 wrote:
對我而言,觀念不對...(恕刪)


那就延到30年

或是請家人收留住所不付房租給家人,但是自己的房子出租給別人月收租1萬5
我也想了解一下
happywork01 wrote:
不客氣,^.^...(恕刪)
01上有些人喜歡說:「你們都不懂有錢人是這樣想的。」
本樓既然提到投資。我就來澄清一下有錢人和一般人想法的最大差異。如果不同意我以下說的,也不用炮,會認同的本就是少數。雖然阿祖是鹿港大戶,但畢竟已家道中落早已不是有錢人。

我們一般人都是由0開始成長的,所以我們的原點就是擺在0。
用我上兩篇的例子,我們會認為8張160元的台積電比10張80元的台積電值錢。所以很期望股價漲,房價漲。
「只考慮漲價,不在乎增量」。這樣想的就是一般人。因為都由原點0來計算價值。

但事實上要成為富人,原點不能再永遠擺在0。
有錢人是一出身就有身價,不是由0開始。所以這輩子被教育的是[值x量]的成長,而不是[價x量]的成長。
更簡單說,有錢人看「現金流」比看「價格」更重要。
價格是虛的,波動的,可炒作的。何況賣掉之後多出的現金根本沒意義,還是要買回。所以進出之間的目的是增量而不是增價。

如果以業績不變的台積電為例,有錢人會寧願10張80元的台積電在買賣或炒作之間變成15張台積電(價格不重要),而不是8張160元的台積電。
看房市也是這樣,在炒作之間,希望的不是房價漲,目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同一間房子500萬或2000萬在他們眼中都只是一個時段變化的虛價而已。沒增量的話,價值是一樣的。

李嘉誠賣掉中國的資產移到英國就是為了以後移回來時能增量(值)。當然脫歐的風險很意外,多數人都跌破眼鏡。
但是基本上富人的資產移轉,為的是增量(值)不是增價。

我之前有發表過"想超車必須要變換跑道",說的就是這個概念。
之前把所有房產賣光,就是為了將來能比我上面那一個多一間房產,而不是永遠跟在他的屁股後面。至於將來是像李嘉誠一樣栽個跟斗而少掉一間,還是能多一間。大概5年後就知道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