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下一個被剝皮的對象一一房地產



社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

就是人潮世代

因為學校入學是以年度來計算

所以可以用年份來看這個所謂的世代

因為少子化現象

人口愈來愈少,所以最先出現的會是小學缺額

隨著時代的前進,這些人口逐潮成長,會變成中學,再來大學

而且隨著疾病和意外及外移,這些人口只會變少,不容易變多

大學再來就是出社會

社會因為是有各年齡層的人

缺額的現象會隨著時間, 逐漸在社會各層面擴大

但是這現象不容易看出來,變成一個隱性的

比較容易看出來的是在學校時期,因為有明確的人口掌控明

這就會有一個可怕危機

市面上的榮景可能被掩蓋,流為訊息媒體掌控

一旦無法掌控時, 其根基己經大幅蝕空了

會大量反轉,所有負面的消息會大量爆出

就變成排山倒海


這個榮景對於有房有地有錢人,當然是希望維持
殊不知這是溫水煮青蛙


如果台灣沒有什麼大改變
這個榮景一旦反轉,或是世界有重大經濟負面消息
可能會很慘

bbp408 wrote:
對啊. 我說的是Mean...(恕刪)

同意
離均值(基本面)越遠,拉回的力道(機率)越大,但因為不動產的反應速度太慢(t的單位以季,交易不夠頻繁),很難察覺到真實的mean可能早就下降了。

himan.chen wrote:
不然買房繳的稅比買車還少, 這合理嗎!?



這麼喜歡多繳錢??是車稅太貴好嗎!!..還有說好的燃料費隨油徵收咧??
早就該用實價去課持有稅了
假設非自住只要課個2%,1000萬的房子每年就要繳20萬。
看屋主能撐多久,撐不下去就降價賣,如此一來房價才會跌,房屋才會快速流通,房仲也有案子做。
如果房價跌50%,1000萬能買到現在2000萬的房子,每年自住屋課1%也才10萬,我繳得心安理得
yingdan wrote:
依據媒體報導,今年...(恕刪)

不一定吧!
實價課有可能會造成房價天秤失衡,反而害到辛辛苦苦繳房貸的人
房子釋出雖多,但並不見得會造成房價下跌.
台灣目前都是供給大於需求,漲了一倍,

我倒認為大大增加個人自住持有額度,減低稅率
藉此將流動性降低,但對企業,基金會持有則加大課稅
持有時間長,買賣時間拉長,獲利時間拉長,炒作空間減少
改革不能一次到位,不然大家就發現問題不是在這些稅制改革(貧富差距),而是在國家缺乏競爭力(薪資低落)。
軍公教加薪3%,地方政府預算從哪來?只剩下房地產加稅了,
就業人口減少,加持有稅,
照顧愈來愈多的老人要預算,加持有稅。
慢慢加,然後就變成像日本一樣了。持有稅很高,房價很低。
缺錢的時候,就要找地方收錢~
yingdan wrote:
依據媒體報導,今年房...(恕刪)
與其說說要改稅制,可是房屋移轉棟數剩下不到24w
扣除預售屋2013 2014陸續交屋的成交量
我猜真正中古屋成交 不到3成
沒量就沒稅 也沒房地合一稅
所以偏多機率會稍微多一些
加上客觀大環境 全球同步
這些年香港 中國各大城市沒什麼跌
共產國家沒跌 你民主國家跌什麼
東南亞未來10年因一帶一路勢必炒作
你台灣要ˋ找理由跌
沒意義的跌法
如果只是為窮人買房而跌
這國家會跨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