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ybog wrote: 在通膨的狀況下,這理論超級站的住腳。然後我們實際上是進入通縮的階段,則是相反。以下開放後面的多空接力吧^^ 現在哪裡通縮了...你想說的是通膨的速率變慢了吧,但那還是通膨不是通縮你知道通縮對整體經濟是一件多傷的事嗎?全世界所有的政府都極力維持經濟在緩和的通膨下,但絕不能進入通縮美國政府說要縮表也只是要漸漸減慢印鈔的速度,但也不是沒在印新鈔票喔
twenty one pilots wrote:我的觀點跟你不一樣 人口老化的趨勢 買房的勢必不多 老一輩的人走掉 房子留給年輕人 新生兒又少 時間一拖長 總人口數是下降的 那麼多的房子誰要來買? 除非外資大量進來炒房 沒錯!而且每次講到這個話題! 就找有錢人來當救援!有錢人早就都有房了! 有些還不少間! (該買的都已經買了!)沒有"無限買"這招的! 他們覺得夠了就不會出手了!尤其"少子化"造成一個未來預期心理!當大眾已經有一個未來需求下降的"預期"心理! 投資方向就會改變,改成其他投資項目! 真要買房投資也可能改成其他國家!
洛基 wrote:有錢人早就都有房了! 有些還不少間! (該買的都已經買了!)...(恕刪) 這是極有錢人才有可能,還有一堆普通有錢人,還需要改善居住品質,譬如新大樓跟更大的空間。不是有房的人就沒有換房需求。
按照樓主說的房屋仲介業應該很高興才對!房價有去無回,按交易價格抽成的仲介業最喜歡了!只是為什麼最近許多房屋仲介紛紛轉行找工作?如果有一種投資標的價格永遠只有上漲沒有下跌,這樣借錢來買都划算。只是市場告訴我們,當大家都想靠同一種方式來賺錢時,其投入成本會提高,回收資金會降低,屆時每個投資人個別的操作技巧與眼光才是賺錢活命與否的決定因素。台灣一窩蜂的現象來來回回好多次了,蛋塔、手機、房屋仲介,真正用低技術簡單獲利的都是一開始,以後跟風的大多失敗收場。房地產如果能成為唯一不敗的藍海市場,那供需原則與市場經濟終於有例外了,政府根本不用擔心經濟問題,職訓、勞工單位通通可以廢掉了,找不到工作、失業、通通投入房地產業。四大基金也不用找人代操,通通拿去買房地產。投資會有風險,只有房地產例外!你相信嗎?投資房地產就算不賺錢,但是不會讓你賠到錢!你相信嗎?投資房地產最多只會讓你賠到一點點錢!你相信嗎?房價易漲難跌!?這句話如果是真理,經濟學應該早發現了!那些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根本就是浪得虛名,連這種大趨勢都看不出來,經濟學(分析過去預測未來)根本就是廢物學!
michaelytsu wrote:現在哪裡通縮了......(恕刪) 確實每個國家都要避免進入「通縮」,也因為如此這8年來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無所不用其極的利用貨幣政策來調整市場走向,然而我們也已經把手上的牌都用完,利率還能再低嗎?我們能施行QE嗎?我想你一定也知道答案,我們實質走向確實是再往通縮的方向走。這個不需要火氣大,我也不喜歡進入通縮階段,但是趨勢如此。附上連結http://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2780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2624183
10年前 2007年 3樓透天全新580萬10年後 2017年 3樓透天變成10年老屋 售價1580萬台中價錢 在台灣 房子越老 價錢越會漲越高10年前 2007年 3樓電低公寓+平面車位全新328萬10年後 2017年 3樓電低公寓+平面車位變成10年老屋 售價880萬台中價錢 在台灣 房子越老 價錢越會漲越高台中老房屋 漲價 會跟附近新建案 開出一樣價錢台中老房屋 漲價 會跟附近新建案 開出一樣價錢台中老房屋 漲價 會跟附近新建案 開出一樣價錢在國外 房子是隨房子屋齡越老 價錢越低...台灣反觀 房子越老 賣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