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好吧,來點正面的消息巴,房產版整天1折、崩盤也不是辦法啊,淡季不淡 房仲業績大增20%

happywork01 wrote:
你太小看樓主了,他可不是一般人。

以前房屋在漲,他猛看空(因為追不上房價)。
現在房屋在跌,他猛看多(因為恰好買在最高點)。
時機拿捏得恰恰好,可不是一般人作得到的。

只有一句話 心軟不忍噓

遙想當初 2014年左右 小弟開始在關注房版 那時良心大是看空的
家裡好不容易把80年代房市反轉 建商親戚沒錢 拿來借錢抵押的房屋賣掉
(變相套了20年 反轉很可怕的)
剛好賣在高點的時機附近 還認為其講的深有道理 也想說趁這時機點賣得多好呀

結果沒想到良心大 卻剛好買在最高點 甚至在反轉時 跳了下去 接著如大家所知 轉為看多了
還好的是 台中市人口正成長數比較高的區域
緩跌情形會慢一點 若非自住 應該還來的及脫手吧 自住是需求 就看開點吧

今年建商讓利換成交 房市交易量有些許回升
去年是24.5萬 預估今年應該落在24.5~26.5萬左右
只是離代表回穩的30萬還有段距離 且要上漲的話可能須站上35萬 才代表市場反應熱烈


希望建商多讓點利 讓交易量回穩站上30萬
房仲朋友們也才有交易出現 有實際上幫助
靜待房價回歸合理值囉~~


以前我認識的房仲朋友說 同樣區域 原本700萬的房比1000萬的房好賣多了
(且受薪階級 能扣掉基本開銷 養家育兒 還能月付3.5萬的數量跟能月付5萬的數量絕對有所差距)
原本700萬的可以半年賣3間 有成交賺的還比較多(成交總額2100萬)
而房價漲到1000萬後根本賣不動 擺好看的
房價過高 除了買方吃虧 仲介也不一定獲利(除非自己是投資的賣方)

到時等合理值 自住需求或有換房需求的 可以再考慮出手換大間的
或是等良心大重新轉看空時(樓主抓反轉點太厲害了 無人能比)

買不買房要另外注意房貸租金比 過高的話可選租房 等退休後再去鄉下買房即可
自住買房跟投資買房的抉擇 選錯時機套牢一生
像嘉義全新透天388萬就有了 你租房20~30年 房貸差額拿去存保險 存下的絕不只388萬
分享 南部千萬以下透天
不過 如果真要養生 水跟空氣品質好的東部可能是首選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月幻星空 wrote:
今年建商讓利換成交 房市交易量有些許回升
去年是24.5萬 預估今年應該落在24.5~26.5萬左右
只是離代表回穩的30萬還有段距離...(恕刪)

30萬才看底,這句話是顏總說的嗎?
其實對這句話個人不太確定。

台灣目前有房屋登記總數約840萬戶。
以往正常移轉棟數每年約40萬戶上下。因為攸關生活必要換屋的頻率。

這幾年換屋需求是絕對還在,之所以會低於30萬戶,當然是"一時購買力不足"的原因。
擁屋族等的就是這絕對的換屋需求,認為既然是"一時",當然總有一天等到你。
可是現實上只能等到一小部分,大多數已經不是要不要買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夠錢買。

如果未來房價修正到60%,可能購買力就會回復正常,當然交易量也會回來基本的40萬左右。
但是這時候就是底部嗎?
如果修正到50%,交易量還是40萬左右。
如果修正到40%,交易量還是40萬左右。
如果修正到30%,交易量還是40萬左右。

40萬不是影響價格的因素。是基本生活變遷的換屋數。
所以即便未來成交量回升超過30萬,個人的看法是:並不足以判定是否是底部回升。因為基本必要換屋數本就在40萬左右。

就像飲食,很貴時或許一時買不起而少吃,但是不會因為很便宜而吃很多。
良心建意 wrote:
好好再哪邊自慰吧,...(恕刪)


你知道富宇的成交價差有多大嗎?
富宇東方之冠,有買57萬一坪,有買29萬一坪

樓主非常看好房市的未來。加油



良心建意 wrote:
請問一折達人,2017...(恕刪)
相信事實,你會越買越便宜!
良心建意 wrote:
請問一折達人,2017...(恕刪)
少拿富宇市區大樓跟沙鹿透天比,你意思是開價1200萬有可能殺到700?周休2日歡迎來海線碰釘子,到富宇案所殺殺看!
C09008M wrote:
龍井 沙鹿 看看電線...(恕刪)


最近我也發現電線桿上面的廣告變多了
只是我這邊是人口最老的嘉義縣
離我的目標還有10年
慢慢等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
沒人希望自己的房子跌價

常有人說...房價沒這麼低..不然你去買買看

我也可以說...我認為沒這麼高...不然你去賣賣看

買賣價位沒有標準...達成共識...就會成交

不是買了房子...就晉升資產階級...就變溫拿
那要看貸款多少錢...是不是還在寬限期...可以撐多久
是不是溫拿...就看每個月繳完貸款後...口袋剩下多少錢

事實上就是...台中七期的法拍價屢創新低...件數一再增加

七期法拍價來到1坪20多萬...七期其它案子可以賣多少...是50嗎

七期法拍單價來到20多萬...還有人會花40萬來買七期的房子嗎

別傻了...以後七期中古屋...最貴就是每坪35-40萬...20多會成為常態

當指標的七期每坪20-35萬時...其他的區域會剩多少錢咧

若對七期有興趣...等個一年半載...可能會便宜上千萬

別再瞎扯...什麼建商差異啦...什麼大樓透天啦...什麼大坪數啦

以前漲的時候...以七期當標準...七期領漲

現在要開始跌...當然也是以七期當標準...領跌

怎麼來就怎麼去...







birdy0614 wrote: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沒人...(恕刪)

同意,新版特區也是如此。
birdy0614 wrote: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沒人...(恕刪)

沒錯

把房地產當投資商品,就得接受起伏風險,被套牢的就想開點,當作買車買衣服,過季打折而已,還是可以用啊

如果套套們真不想要,就像把衣服送舊衣回收一樣,送給我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