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i33tw wrote:
好奇詢問台北市2007年 破公寓一坪25萬是在哪裡啊?
中永和不算破的的公寓也大約23萬~25萬。(頂加和1樓更高不算)
2007年房價已經漲一波了,從2003年開始
周董在和平西路的百達富麗,預售35~40萬(2003),2007已經55~60萬了
大大運氣真好。 汗
2006~2007 當時同事買在臥龍街的公寓 (非頂樓或一樓),就是25萬(坪)
另外,當時類似 XX 國宅(機場附近)那種20年以上的房子也是25萬/坪 (舍弟有買一間)
當時機場附近新屋大概都是開價 50萬/坪 (另一位舍弟有買一間)
崩盤? 掉到2007時房價一半? (公寓要掉到 13萬/坪,那種 XX 國宅要跌到13萬/坪?)
沒那麼快啦~ 就別擔心了吧~

等這波少子化的人要買房,應該是15~20年後的事啦 (屆時這些老房子會過 50年)
現在等著死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大學吧,哈哈~ (這個就很快了,10年內一定很精彩)
另外補充,後來一位朋友(本身會賺,又有爸媽可靠) 在2014~2015 買了民生社區附近的 XX國宅
一戶高達 2450萬 (一坪逼近80萬),房子簡直被炒翻天...
就算跌回25萬/坪,都只是回歸正常水平
但要到崩盤的13萬/坪,應該還要很多很多年吧~
lyi33tw wrote:
(恕刪).....真正的敵人是跟你一樣要買房的,不是賣房的。
認同這邏輯
希望空的:真正的敵人是跟你一樣要買房的(經濟力更好,提升生活品質),不是要賣房的
希望多的:真正的敵人是跟你一樣有房的(成本更低,獲利了結),不是要買房的
allianz623 wrote:
我只看過房價跌,沒看過崩盤(戰爭地區除外)
有那個地區一年跌三成,兩年砍半,我就認為是崩盤了
問題是我活到現在還沒看過...(恕刪)
由景氣循環看台灣房市 45年間五次循環
可以點選一下, 看過哪幾個
最後一次我還在青春的大學生,
所以叫我阿罵來...
她跟我說她看過3次,
結果是...
我還能長大工作生小孩, 應該沒那麼嚴重...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百分百可以確定的是...之前5次循環都止於政府政策
這次拖這麼久還一直沒停止,是政府牽涉其中
還是在旁邊看看戲比較安全...
房價被炒高後,
主因房價下跌,買受人無力償還房貸,
又因房價不斷下跌,即使能負擔房貸者寧願拋棄房產也不願意付
畢竟房貸比現買房價還低呢
當時這個危機很大,有興趣可以去查詢
美國頗大的保險公司差點破產倒閉
美國經濟部長為了解救金融業(銀行、保險)
不顧人民的反對拿人民的納稅金解救金融業(8000?E美金)
因此美國的經濟才沒有崩潰,一直到今天
但美國經濟目前仍然搖搖欲墜
總有一天……
投錢救金融業這不是正規的救法,將來危機再現時,
需要解救的金額將是數倍的天文數字!
台灣,呵呵了
你敢說政府不可能拿人民的納稅金解救金融業嗎?
劫貧濟富
新的危機出現,人口老化+少子
別再當投機者了,好好做事賺錢才是正途
一個國家的人民連住都有問題
那麼它的經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只會越來越差,惡性循環
你害了別人,終究是害了自己
次貸危機,最根本的就是“投機”了
只想靠賭博賺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