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我是醫生,我"現在"不買房,系列文章第二篇:決策的心理依據


himble4 wrote:
沒有仲介願意陪你慢...(恕刪)


仲介要的是成交

沒有耐性又嘴砲的仲介,注定吃土。

呵呵呵~  所見略同

我的收入好歹也有10W左右我老婆5W左右,說真的我也不敢買房

我在想我跟我老婆年收差不多180~200左右都不敢買(也沒有意願買),台灣有多少人可以吞的下那些房子
10年前我在看房時,也跟醫生一樣想法,看了3年,新莊從一坪16萬,被我看到20萬,最後真的買了,卻改買在泰山一坪14萬多,這二年房市不佳,應該還有25萬吧,不過是自住,漲跌跟我無關,只是市價有千萬,心裡比較爽而已,現在是下跌段,醫生的話要聽,別買,讓他跌多一點,或許我也是受益者,可以一起換大間一點的房,大家加油。
看得出來,雖然醫生很會唸書很聰明,

但是碰上買房這種議題,

在下決策、理財、對買賣交易的手段,心裡素質...等等的能力,

可能還比不上菜市場裡唸社會大學的攤販。


想當初賣我房子的,是家裡附近傳統市場的肉販,

原本是要買給小孩住的,結果因為用不到也沒住進來而脫手,

看到人家買房子的氣勢,一來一往我預估少說賺個200以上 (當然那是在價格上升段,跟現在沒比),

再看這些每天打嘴砲的01網友的文章,真的有時覺得既沒營養又為賦新辭強說愁 ....

2227995 wrote:
這裡不是你的FB
不可能意見跟你一樣
你可以回你的FB發文
只要意見相左你就按右鍵2秒就永遠封鎖
FB裡言論一片祥和+稱頌不是更讚 ?


我反倒覺得是你把這裡當成你的FB
整天發一些沒意義也沒內含的文章

連什麼跟你毫無關聯的成吉思汗權狀都能拿來開版
你的動機又是為何?
把這裡當成你的FB嗎?
別人買不買房我並不在意~~
不過進來看『有些人生氣的回文』,是我覺得很有趣的事。
感覺很憤怒~~
急著要把發文者的嘴摀起來的感覺,有趣~~
看到醫生寫的文章,想進來看看,結果發現心理素質跟抗壓性沒有我想的優秀。

15年前,我才剛出社會,自己一個人台北打拼,當時租個6坪的套房要8500 (內湖)

當時我的薪資只有38000,實在很不甘心每個月給房東這麼多錢。

於是,我做了人生中最關鍵的決定,花1000萬買房。

當時被多少同事揶揄,說菜鳥買千萬房耶,不知道要背多久房貸,這麼貴也敢買的盤子,等巴拉巴拉 一堆 !!

我這10多年來,別人不接的客戶我接,別人不敢去的區域我出差

結果不用到10年我房貸就還光了。去年還買了第二間房,頭期款付2000, 貸款1000.

我小朋友現在有自己的房間,而且是他老爸幫她設計的,我也有我自己的書房

誰說一定要有富爸爸? 你沒雙手嗎?

醫生不也爾爾。


長知識了....來搬張板凳繼續關注......

確實很多觀點跟實事是大多人的心聲唷
樓主是不是醫生
不是文章重點
這篇文章放在過去房地產起漲之初
是不受用的
因為這些年來漲價的幅度
連投機客都嫌貴
更不要說一般受薪階級
但是
樓主這篇文可以用在現今房地市場
因為房地產現在是一個相對高點
投機客要盤子
房粽要高單價的量
一般買房的人要低價
說到底
就是錢的問題
只要有人挺不住
秩序就會變
之前漲價是因為買方挺不住
要降價就要等賣方挺不住
目前看下來
買方被洗過一遍
剩下的應該是買不起或是還在觀望的人
我對這群人還蠻有信心的
因為
共識大致上已經成形
(投機客也知道攻頂無望,買方也知道降價到有感才會進場...這就是共識)
我的預想~~~
投機客跟仲介都不會是降價開第一槍的人
會開降價第一槍的人絕對會是新成屋的建商
當建商開第一槍之後
房價就會形成骨牌效應
看蛋殼區有些地方都開始產生價格裂縫就知道



看完樓主的文章,其中的分析邏輯與認知,竟與在下幾乎相同 (只是我沒有樓主的優雅文筆)

相信這篇會是一個值得長期追蹤的好文,標記一下,感謝樓主的好文章與分析。
  • 4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