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跟中古屋公設比少丶土地持分多丶免管理費,我朋友就買中古公寓31年然後花150萬裝潢。不買華廈是因為有電梯一坪多10萬整個多250加無限管理費,他覺得沒必要也不買車子,捷運代步。不像年輕人要有車有電梯要新屋然後說買不起要人家便宜賣給他不然就是政府不公丶生錯年代,反正真的看個人喜好。桃園交易量因為去年4000所以變成負成長,其他區域都上揚。。。六都交易量開始呈現上升趨勢。。空空們覺得是降價始然。所以房市只要呈現譲利降價,量到了價格就回穏。就不可能崩潰崩盤。到什麼量價才會穩?一個月2萬棟,一年24萬?但「未來少子化買賣雙方變少」不是只有買方變少,賣方也是。可能一個月1.8萬棟一年達到21萬棟。價格就不再譲利降價了。
slctkai wrote:
地政局資料只有買賣...(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