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蘋果說...買新屋比中古便宜,真的假的?

答案是肯定的。

建商有獲利當然就了結出售。托久了就負債越來越高。
中古屋,如果是 民眾。還有很多期待,當然是越高越好。

這個和股票很類似。套牢的大部分是散客。因為操作不夠理性。
當然有可能

不要以為建商都很有錢

很多都跟銀行借的,又不能像投資客賣不出去可以先轉成租別人

所以建商一般來說達到合理利潤就會賣了
法令規定大約94年-95年開始,大樓需雙逃生梯,所以被用新法令的大樓公設必高,但是有的較大建築物的建照取得在法令前,就有機會適用舊法令,公設比低,且年份不算太舊,CP值高。
請注意,我寫的是舊建照,畢竟不是所有的中古屋都比新屋價格高,總是該有合理的解釋或其原因。
ddr7011 wrote:
10年左右的中古屋也就是96年完工的物件公設比已經30%-35%囉!




你要是說10年前在10年前買的10年中古屋,已經30年屋,已經可以申請都更了。
等下一位繼續接。

dayikimo wrote:
20~25%, 你是說10年前買的10年中古屋喔
過了十年, 現在應該是20年中古屋喔
再20年就準備等都更或拉皮了
歡迎來中和,一年內的新房只要2字頭
union0 wrote:
我看這邊回復的人, ...(恕刪)


hungyuwang wrote:
當然有可能
不要以為建商都很有錢
很多都跟銀行借的,又不能像投資客賣不出去可以先轉成租別人
所以建商一般來說達到合理利潤就會賣了

建商成本原本就較想像中來的低 大約3成左右(因為不是能保證百分百能售出)
只要賣到過半就能賺

所以在房市下修時 也更會看準時機脫手 避免被套牢
有利潤即可

只有後端進場 又貪心的投資客會硬撐
到最後虧了 才發現房市並非只漲不跌~~
答案是肯定的+1

中和就是很好的比較基準,我曾經出手過一個18年電梯華夏開5字頭(當然是沒買到),附近一堆建案都開4字頭,所以後來當然選新成屋啦。
sesgigikimo wrote:
答案是肯定的+1中...(恕刪)

上次我po過目前柳營新營的房子 有些新屋568萬起 結果有些中古屋還想賣700多萬



安南區就更多了 很多新房屋600~800萬
以前102年 房市高點買的時候也才600萬左右(更早聽說300~400多就有了)

現在看到台南房地稅 要從54%漲到81% 一大堆在拋售想改賣900~1000萬(開價)
也是中古屋比新成屋還貴的概念 府安路還有整整11頁 我看想脫手的不好賣了
能平轉就很不錯了說

尤其安南區的評價 是比較容易淹水的區域 去年颱風才淹過的區域 但房仲都會跟你說不太會淹
安中路成了安中溪
台南海佃路淹水01

安平跟靠近中西區環河街處
台南安平運河水溢出路面
北區
成大城又淹水啦!

對了 同樣在北區的遠雄在這邊開價25萬 國泰好像開價20~22左右
591中古屋想轉手的成大城開價20萬....而成大城建商 一開始的開價12.8萬左右 給大家做個參考

永康
崑大周邊逢雨必淹 學生戲稱崑山水樂園
有要買房的 記得多參考實價登錄跟當地淹水新聞 以及建商評價 多作功課囉








用真名 wrote:
10大讓利區 買新屋...(恕刪)


那是在幫建商說話啦!讓你去買“新”的房子,

要說“價值”新房子=是最近一棒,也就是說已經沒什麼未來了!

我是原PO
所以新聞是幫建商說話,新屋比較划算。
但是房仲業(賣中古屋)又說只是特例。
也就是都在急的意思...是這樣嗎?

不好意思,小弟腦子不太好使,有傷了前面幾位的眼。
至於實價登錄,說實在的,三分真七分假。
登錄價可以比開價高這是哪招?
好像是真的
害我有點動心
早上剛看到的
有人知道在哪裡嗎?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