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中國與台灣獨有的公設制度!

linganyu wrote:
有差嗎??????...(恕刪)


沒差 +1

我們來看某建案, 總價1000萬, 含公設每坪20萬, 不含公設每坪25萬

對一個消費者來講差異在哪?

你們去買房子的時候, 都是以我是買得起每坪20萬的人去談?! 還是我要買一間1000萬房子的人去談?!

我相信你進到展售中心, 業務問你的預算時, 不會問說: 先生, 你的預算是每坪多少? 不會對吧!?

大家問的都是: 你的預算總額多少, 對吧!?

大家預算跟售價接近, 再來看房子的位置, 格局, 建材, 視野, 公設來決定是否購買, 不是嗎?

不會有人說我的預算是每坪20萬去看這個千萬建案,

結果去看完後發現他的預算只有500萬, 根本不是該建案的銷售對象!
cm4430 wrote:
公設是該樓用戶在使用...(恕刪)


這裡沒有任何人認為實坪計價是為了公設讓建商買單,你從不去看支持者的理由才是叫理盲吧?
X-SHOW wrote:
公設不計價
這本來就沒計價
如軍宅、國宅出售時是不含公設坪數
例如:
軍宅、國宅買35坪(容積率)是350萬
移轉登記後會變成35坪+15坪公設+1坪外露橫梁面積=51坪
閉鎖期後的售價是51坪變成510萬(市價)

國宅與軍宅都是有含公設坪數賣的
誰跟你說不含公設的?
而且,國宅的公設比一般的房子更大一點
因為通常法定車位沒有分割與分管
全部的住戶一起以公設面積方式共同持有車位

國宅在第一次登記就有公設了
不是在移轉登記時才跑出公設

GOGOGO999 wrote:
是阿是在總價,沒關...(恕刪)

在公設條件一樣之下
計入公設,每坪75萬,總價4000萬
不計公設,每坪105萬,總價4000萬

使用相同的室內坪數
使用相同的公設

不同的只有建商要重建一套話術
其餘沒什不同

月幻星空 wrote:
你知道這個議題討論3~4年了嗎
就是建商覺得 比照全世界後 台灣的房價會變成全世界前3名(遠超日本)


所以呢? 請問這樣有怎麼影響?

台灣人會因此不在台灣買房,
而是跑到國外去買,然後找貨運行把房子寄回台灣嗎?


假設你現在租房,30坪3萬元,一坪1000,
將來改實坪後,變20坪3萬元,一坪漲到1500,
你會說...房租變好貴,我不想繼續租了,我去睡公園嗎?
cm4430 wrote:
第二頁有人講公設不計...(恕刪)


你講的是13樓吧,

他只講公設不計價,

也是指拉高單坪價格超英趕美讓世界笑話,哪裡有認為要建商買單公設了?

理盲又腦補嗎?
買房預算是看總價沒錯,但是行情比較則是看單價了。所以單價還是很重要的。
非常支持房價計價改革,我去看房子的時候自己都會算一下扣掉公設的單價是多少,算一下真的嚇死人.... 以為我在買曼哈頓的房子了
E.TTsai wrote:
根據統計,台灣房屋的...(恕刪)

公設絕大部份30%,最多35%再上去沒人會去買。台北市平均價說得太高了吧,一般30年內的大樓60,70萬就很不錯了。東京很大不知以那一區來比,是比新成屋或中古屋?這種比較毫不公正。


jimmy6777 wrote:
你講的是13樓吧,
他只講公設不計價,
也是指拉高單坪價格超英趕美讓世界笑話,哪裡有認為要建商買單公設了?
理盲又腦補嗎?,...(恕刪)


公設不計價那公設的錢誰來買單,你以為我看不懂你在凹嗎。

我看你們以後去買烤鴨時最好是肉吃一吃然後鴨骨頭拿去退,去跟老闆說肉跟骨頭應該要分開算,骨頭不應該計價,叫他把骨頭的錢退給你們。
bobo168 wrote:
買房預算是看總價沒...(恕刪)


現在主要是改變大家對房屋單價的觀念就好,現行的權狀各項坪數都登記的很清楚,這是要繼續維持的,但消費者買屋時計算房屋單價時,房屋單價=(總價-車位價格)/(總坪數-車位坪數-雨遮坪數-公設坪數)

所以計算房屋單價時就剩下(主建物坪數)和(陽台坪數){陽台部分有待討論,比如陽台外推部分,現行的實價登錄是把陽台坪數直接併到住家用坪數}

請實價登錄、房屋網、房仲業、建商都使用同方式來計算房屋的單價,大家對房屋建物的單價就一目瞭然,也比較好比價,但這種計算方式房屋單價勢必會提高,但總價是不變的

公設、雨遮算是對建案的附屬的設備,有加分的效果,比較建案時消費者各取所需

現行的實價登錄、房屋網、房仲房屋單價有兩種,1.房屋總價/總坪數 2.房屋總價-車位價格/總坪數-車位坪數

常常媒體用這兩數據跟建商的開價來做比較,現在有的建案雨遮坪數賣的時後就不加入總坪數,這樣有加雨遮坪數跟沒加雨遮坪數的房屋單價就有落差

所以改變自己對房屋單價的觀念吧,把各區的房屋單價重新建構,很多事情就會更清楚吧^_^

中古屋、新成屋、預售屋也都適用
各地的房屋單價範圍就會重新調整,比如說台中新大樓建案現在單價範圍約15~70萬,新算法的單價範圍可能變成25~100萬,要有適應期去調整對房屋單價數字的價值觀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