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垂垂老矣,人比屋老


小股9 wrote:
台灣現想買房的青壯年30-40正值高峰
沒量=想買的都還沒買=需求遞延遞增
首購=30-40歲=284萬人
換屋=40-55歲=531萬人

民國44年以後,每年出生人數都超過40萬,
難怪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會加劇,
這張表格也說明了,
為何繼承+贈與的數量會年年大增。

小股大的言論跟鄉林老董差不多,
他在去年初曾經說:
前年少掉的量會在去年有遞延效應,
因此去年應該有40萬左右成交量,
結果呢?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能夠像你們這樣保持樂觀的看法是不錯,
但偶爾也要面對一下事實
Dark Soul wrote:
又在拿個案安慰自己?
老人消費力道強?
那為什麼商圈都在火車站/學校附近?
為什麼不是在安養/養護中心附近?
你拿來自嗨的個案,還剛好是消費力強的年輕人。
接著讓我猜猜,又要放各自解讀的大絕了嗎?

老人當然不是消費力道強,老人是投資力道強
退休想當然耳自然是閒閒沒事做,剛好又一堆"財產"擺在身邊
現在給下一代嘛又怕他馬上翻臉不孝~這種例子很多
怎麼看也是找些錢生錢的事來幹您說是吧

房屋在60年壽命中可以衝殺N次
人在80年壽命中自然也可以衝殺N次


豪哥大 wrote:
老人當然不是消費力道強,老人是投資力道強
退休想當然耳自然是閒閒沒事做,剛好又一堆"財產"擺在身邊
現在給下一代嘛又怕他馬上翻臉不孝~這種例子很多
怎麼看也是找些錢生錢的事來幹您說是吧

房屋在60年壽命中可以衝殺N次
人在80年壽命中自然也可以衝殺N次


買房買土地叫投資? XD
吸血就吸血,美其名投資也只是騙騙笨蛋而已。

知道水滾之前,魚會鑽進豆腐嗎?
鑽進豆腐後,有活路嗎?

台灣開始凋亡,就是老人害的。
害得魚開始鑽豆腐。
這些老人還美其名鑽豆腐是錢滾錢。
牛仔好茫 wrote:
不曉得這種老化速度,對台灣房市有何影響?
...(恕刪)

我只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實際上家裡有智慧
的長輩,的確會讓人念念不忘,也不會在乎家裡還
留有他一個房間,所以當我遇到會倚老賣老的人,
也著實感到驚訝,跟著學習的人也不在少數,已經
不分年紀大小吧!

豪哥大 wrote:
老人當然不是消費力道強,老人是投資力道強
退休想當然耳自然是閒閒沒事做,剛好又一堆"財產"擺在身邊
現在給下一代嘛又怕他馬上翻臉不孝~這種例子很多
怎麼看也是找些錢生錢的事來幹您說是吧

目前看到的都是找些景點到處出國享受,
儲蓄險加減買,股票打發時間小玩一下,
至於投資不動產,過幾年再看看吧。
豪哥大 wrote:
房屋在60年壽命中可以衝殺N次
人在80年壽命中自然也可以衝殺N次

衝殺是要用行動去實現,成交量就是這麼慘,
網路上喊的震天響,但是這個N已經停很久了。


小摩星 wrote:
囤房稅失利? 擁10...(恕刪)

他得不得意我是不知道, 但有10幾戶房, 我是很羨慕
Dark Soul wrote:
買房買土地叫投資? XD
吸血就吸血,美其名投資也只是騙騙笨蛋而已。
知道水滾之前,魚會鑽進豆腐嗎?
鑽進豆腐後,有活路嗎?
台灣開始凋亡,就是老人害的。
害得魚開始鑽豆腐。
這些老人還美其名鑽豆腐是錢滾錢。

既然都曉得叫人家是投資客了,買賣土地怎麼不叫投資咧
有一陣子買賣房地產投資在台灣還是個全民運動呢
罵人家吸血難道全民都是吸血鬼嗎?

台灣開始"凋亡"?好像沒聽過"凋亡"這種講法
姑且把凋亡用叉叉代替好了,這樣比較看得懂
台灣開始叉叉,那一定就是全民貪心的歷史共業
要不就推到426的身上,台灣叉叉一定是阿共仔的陰謀
老人"要"買房買地投資來錢滾錢是他的自由
年輕人有錢一樣可以"要"買房買地投資錢滾錢
人家有錢可不管你有沒有活路,他錢找得到出路就好
況且現在投資房市算盤明顯還打不出利潤,既然如此你急什麼?
牛仔好茫 wrote:
目前看到的都是找些景點到處出國享受,
儲蓄險加減買,股票打發時間小玩一下,
至於投資不動產,過幾年再看看吧。

出國旅遊是小錢是消費,搞房地產是做生意
依我看兩者並不相悖,股市跟房市就更不相悖了
重點還是房市目前錢還沒利潤,所以游資停而不動而已

牛仔好茫 wrote:
衝殺是要用行動去實現,成交量就是這麼慘,
網路上喊的震天響,但是這個N已經停很久了。

我說過目前的量價不死不活誰都沒好處
打破重練讓價格一次到低點才是正途
至於N次嘛!人跟房的壽命都是60年甚至80年
順風揚帆碰到一次就夠本了,兩三次就該叫幸運
你怎麼這麼沒耐性咧
房產基本上 抗通膨
有適度修正後 就會比較良性

人口紅利減緩 老化等 其實要翻轉也不是這麼難
新加坡 就是在幾十年中 把人口幾乎double了
與近10年開放白領與專業人士移民有很大的關係
未來的10年 它們還在計畫性的增加人口
無論這種菁英政策是否對錯
總是達到計畫性的目的

新加坡人也不是這麼愛生小孩 但政府持續用移民政策來緩減

台灣比這"鼻屎大" 呵 的地方大得多
但保護主義比啥都重
連uber都進不來 這鳥地方真的是用民粹終結了很多好事(包括都更)
但不得不的時候 我看啥都會開放
只怕屆時只剩東南亞的人會來....

回歸主題與房產的關係..
台灣的房產 大概目前的價格 相較2000年, 平均是漲1~1.5倍
看來好像還ok 其實一點都不ok
你錢放銀行 最保守的狀況都可以滾出30%以上了
放在上海 射飛標買房 平均也漲10~15倍
放一般國際城市 漲幅也多個倍

所以我常強調 投資房產 跟自住的差異
台灣自住太好了 投資呢...就....

台灣人可以接受全世界最低的利率水準產品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低到下巴都掉了 還賣到翻
外商最愛來台籌資 因為我們要得少 還賣得多
因為島內的投資收益實在過低
才會有這麼多不知該怎樣的錢 留在銀行體系

所以走不出去 或是不想走出去的
就會持續地把錢放在這樣投報率低的地方
而國際性的財富持續重分配 就是這樣一再的發生
誰的問題呢?
政府跟沒長知識人民都有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